那年,我二十八岁,在县城一家企业做着普通的行政管理工作。
每天朝九晚五,生活平淡得像一杯白开水,直到那个改变我命运轨迹的酒席日。
那天,阳光炽热得仿佛要把人烤化,我穿着那件压箱底的淡蓝色连衣裙,提着从镇上小店精心挑选的礼品,踏上了去县城吃酒席的路。
其实,这酒席是村里王叔家儿子的婚宴,王叔和我爸是多年老友,这礼数自然不能少。
我本不想去,毕竟县城于我而言,除了工作,并无太多牵挂,但架不住我妈在耳边唠叨:“田颖啊,你都二十八了,也不出去多走动走动,说不定能在酒席上遇到个合适的对象呢。”
我无奈地笑了笑,心想哪有那么巧的事,但还是拗不过她,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一路上,公交车摇摇晃晃,车窗外的景色从熟悉的田野渐渐变成了县城的街道,高楼大厦逐渐映入眼帘,我的心也跟着莫名地紧张起来。
到了酒店,里面早已热闹非凡。
彩色的气球、大红的喜字,把整个大厅装点得喜气洋洋。
我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周围都是些陌生的面孔,偶尔有几个村里人,但也只是点头之交,并无太多交流。
正当我有些无聊地摆弄着手机时,一个穿着花衬衫、头有些凌乱的中年妇女在我旁边坐了下来。
她一坐下,就热情地跟我搭话:“姑娘,你是哪个村的呀?看着眼生。”
我礼貌地笑了笑,回答道:“我是李家村的,来参加王叔家儿子的婚礼。”
她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哎呀,原来是李家村的啊,我娘家也是那边的,咱们还是半个老乡呢。”
我心里虽有些疑惑,但还是笑着回应。
这婶婶看着十分健谈,不一会儿,就打开了话匣子,从村里的家长里短聊到县城的新鲜事儿。
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应和着,心里却盼着这酒席赶紧开始,好结束这尴尬的聊天。
就在我走神的时候,婶婶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姑娘,我跟你说个事儿,你可别告诉别人。”
我心里“咯噔”
一下,好奇心被瞬间勾了起来,连忙凑过去问:“婶婶,什么事儿啊?”
她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注意我们,才小声说道:“你知道吗,你们李家村最近可出了件大事。”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追问道:“什么大事啊?”
婶婶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你们村那个老陈家,你知道吧?就是以前当过村支书的那个。”
我点点头,老陈家在我们村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家,老陈支书在位的时候,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大家都很敬重他。
“他家那儿子,陈宇,你认识不?”
婶婶接着问。
我皱了皱眉头,陈宇我倒是听说过,但没怎么接触过,只知道他大学毕业后去了外地工作,很少回村。
“认识,但不熟,怎么了?”
我疑惑地问道。
婶婶的眼神变得有些复杂,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陈宇啊,在外面犯了事儿,被抓起来了。”
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犯了什么事儿?”
婶婶叹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