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
此番评价,显然是影响沈念仕途的。
有人私下甚至称呼他为:沈半士。
半士,即半个进士,另一半则在他父亲身上。
此等侮辱称号,令他甚是恼怒,但又无处发泄。
今年乃是六年一度的京察之年。
沈念若考绩不行,大概率会被外放,一旦被外放,再想回京师,那就是地狱难度了!
……
就在沈念意志消沉之时,一条消息让他重新振奋起来。
“内阁首辅张居正复置起居注,令翰林史官轮值兼之。”
起居注,类似替皇帝写的日记。
主要作为编撰帝王实录的素材库,早年废弃,而今又要恢复。
这玩意非常容易写。
特别是十三岁的少年皇帝朱翊钧还未亲政。
内容无外乎就是——
某月某日,上视朝;某月某日,上御经筵;某月某日,上御文华殿讲读之类的,外加抄录一些大臣的奏章内容。
至于后宫私生活,则由太监在《内起居注》上撰写。
此乃大美差!
若能撰写起居注,就意味着能经常待在皇帝眼前,意味着能在经筵日讲时说话。
一旦表现优异,便有机会担任经筵日讲官。
前途不可限量。
可惜,最后确定的轮值史官没有沈念。
他近期的主要任务是:内书堂教书。
即去教司礼监辖下内书堂十岁左右的小宦官读书。
对一般进士而言,内书堂教书也是个美差。
毕竟当下宦官势大。
若能再教出一个冯保来,那对以后的仕途定然大有裨益。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