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吕调阳缓了缓,道:“若利弊难料,我建议尽可能维持现状。”
张居正轻捋胡须,陷入深思。
作为柄国首辅,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着大明朝的国运,不得不思虑再三。
谨慎再谨慎。
此刻,陈瓒和严清也都面色紧张。
接下来,大明北方是要掀起一阵狂风巨浪还只是微起波澜,全靠张居正的决定。
就在这时。
一名文吏在门口高声道:“阁老,翰林院编修沈念称有要事求见!”
“进!”张居正说道。
相对于吕调阳的中庸,严清的无主见,陈瓒的固执与爱惜羽毛,他更喜欢沈念的直率与唯心论事。
很快,沈念快步走了进来。
“下官沈念,参见张阁老、吕阁老、陈总宪、严寺卿!”沈念非常有礼地拱手道。
“子珩,先将其余事情放置一边,你觉得应如何处理吏科给事中姚斌弹劾之事?”张居正问道。
他以为沈念的要事,定然是与日讲或起居注有关,故而让其先放置一旁。
“此非朝堂,唯心而论!”张居正又补充道,他很期待沈念能给出一个能令他快速抉择的建议。
沈念微微拱手道:“阁老,下官前来汇禀的,正是此事。”
顿时,大家都看向沈念。
大明的官员们向来都是事不关己,绝不多言。
此等棘手之事,别人躲避还唯恐不及,像沈念这种向上凑的,甚是少见。
“下官以为,此事若查,便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必须一查到底!”沈念沉声说道。
张居正对沈念这个回答并不感到意外。
他在三十五岁前遇到这种事情,答案定然也是如沈念这般。
他好奇的是沈念的理由。
沈念接着道:“下官如此讲,缘由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