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自然不能允许当下的官场出现如此巨大的动荡,故而对周夫子此举,绝对不能支持。
“朕明白这个道理,朕也绝不会主张复兴《大诰》,朕只是想见一见周夫子,听一听他的冤屈,朕可在见他时下旨严禁地方百姓绑缚恶吏进京,他算个特例,难道不行吗?毕竟像周夫子这样不惜命而为百姓言的人太少了,即使是朝堂的士大夫们,也鲜有他这份博爱之心,朕一定要为这样的百姓,主持公道!”
沈念微微摇头。
“陛下所言,正是臣要说的第二个缘由。”
“陛下驳斥此票拟的理由,若只是纯粹因同情与欣赏周夫子,会让张阁老觉得陛下不顾大局,为博贤君之名而为。如此,张阁老必然会以请辞反抗,令陛下收回成命。”
“第三个缘由呢?”小万历追问道。
“第三个缘由是最重要的,也是内阁不愿陛下亲自问案的主要原因。”
“伪造步弓,假丈田亩,减宗藩田赋,增百姓田赋,到底是祥符县一县之行为,还是整个河南承宣布政司为完成丈田任务的集体行为,当下难以确定。”
“如果整个河南承宣布政司的省官都牵连其中,此事就闹大了!”
“若查出实据,朝廷要不要将整个河南主持丈量田亩的省官、府官、州官、县官全撸下来?要不要严惩河南的所有宗藩?”
“若将官员们全撸下来,接下来河南丈量田亩之事应交由谁做,一年之期若未能完成,算不算打了朝廷的脸,会不会影响其他地方施行丈田与一条鞭法?”
“陛下亲自过问,意味着此事会一直处于阳光下,若真是整个河南承宣布政司之行为,朝廷严惩,恐怕河南易发生大乱!”
“张阁老建议陛下派遣厂卫调查此事,实乃最稳妥的决定,此事调查过后,无论是什么结果,都可有所变通,不会令民怨沸腾,不会震惊全朝。”
“张阁老如此拟票拟,实乃为大明计,为了顾全大局,其深思熟虑后才拟定了此票拟,陛下驳斥而无令他信服的理由,张阁老必然以请辞相逼!”
……
小万历听罢沈念的话语,思索了片刻后,才明白过来。
此事,由他亲审亲问和由厂卫调查,性质截然不同。
他若亲审。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