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官场、商界已呈畸形之态,必须立即矫正。
不然,日后必成大患。
张居正接着道:“臣建议,首先将此奏疏留中不发,降低对方的警觉性。”
“而后,以《晋省官商失序疏》为饵公示于朝堂,待这份奏疏公示后,张四维必上奏请辞,陛下可暂去其阁臣之职,令其归家待查,之后,以‘廷议边策,召对咨询’为由,立即召刑部尚书、山西总督王崇古回京。”
“与此同时,派遣厂卫前往山西,与海佥院联合将此奏疏上反映的罪证一一落实,形成铁证。”
“待王崇古回京后,臣愿代陛下拿着这些铁证与二人聊一聊。”
当下,王崇古与张四维皆无罪。
即使奏疏上的一系列罪证确凿,也只是张、王两大家族之罪。
自有安排好的背锅者。
张四维于朝堂有功,王崇古于边政有功,不宜拘禁,更不宜罢职。
张居正缓了缓,又道:“臣的想法是,与二人商量一番,令张、王二人在仕途与商途之间选其一。”
“若张、王二人选择仕途,则可留张四维阁臣之职,卸王崇古山西总督之职,令其留守京师,再加荣衔。但前提是,二人都必须自削家族之势,在一年之内,停下所有买卖,承诺不再经商,由朝廷指定的商贾接手,两大家族当下的财产,已足以让他们衣食无忧地过下半辈子了!”
“若张、王二人选择商途,则罢张四维阁臣之职,强令王崇古致仕,养老于京师或南京。待张、王两家在官场少了这两大倚仗,地方官府便可渐收张、王两家之势,将山西商贸之事交给更多的商人,让张、王两族从巨商大族,变成普通的商人家庭。”
“当然,臣是倾向于二人选择仕途的。”
“依照臣对二人的了解,他们可能不会顺着臣意妥协。他们若真与朝廷对抗到底,那朝廷即使以山西大乱为代价,也务必要将此内患彻底解决掉!”
……
张居正的应对策略很清晰。
大官不商,大商不官,若想大官大商兼之,朝廷便让他们官商两失。
先礼后兵,和解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