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一日。
百官年假结束,京师各个衙门逐渐恢复正常。
自上元节后,便陆续有锦衣卫搜集的关于各个地方讨论《抑兼并三策》的话语传入京师。
小万历命通政使司将其整理成文,送各个衙门阅览。
有赞同声,也有反对声。
赞同者,以民间书生、底层百姓为主;反对者,主体则是一些士绅地主、地方豪强。
这全在小万历与内阁的意料之中。
而令他们意料之外的,是南京一众官员纷纷上奏支持抑兼并三策。
小万历本以为这些官员不发声便算支持,还特意派遣厂卫监视他们,以防有小动作,没想到这些名下兼并之田甚多的官员们如此听话。
另外,各地宗藩也都未发出抱怨之声。
这得益于小万历对武清伯的不留情以及去年对河南宗藩的态度。
其余反对者,理由五花八门。
有官员称:土地肥瘦不均、难以丈量,有地方官吏为考绩会将田埂、沟渠计入耕地面积,变相为百姓加税。
有边关将领称:边境田地复杂,丈量易激起边患,建议对边境贫瘠之田施以特例。
还有豪强地主哄骗百姓,称“丈量一次,百姓破产一次,寸土皆税,人人加税”,使得许多百姓在官衙闹事,生成民怨,将此政策污为苛政。
……
对此。
小万历命内阁将这些反对的理由全都记录起来,逐一解决。
该解释解释,该量刑量刑,该补充条例便补充条例,欲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都扼死在摇篮中。
那些哄骗煽动百姓的商贾豪强,将被加罪惩罚。
……
正月二十五日,在吏部的安排下。
三百零五名进士包括十二名庶吉士,皆被外放,安排在州县任职,或为知州、知县,或为县丞、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