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资格摆架子。
有不喜不愿者。
亦不敢说一句抱怨的话语。
不然沈念再拿出一篇废物论,能将这些监生们羞得不敢出门。
京师百姓听到此三策后,都甚是兴奋,他们最喜看这种有反差的事情。
……
五月初三。
工部经过审核查验,从进京的近两千名匠人中选出五百二十人,为他们设立单独摊位。
其余有治河经验的河工,工部会根据他们的讲述,将有实用的治河经验撰写成册。
国子监当即也匹配五百二十名优秀监生,先与匠人们结对,了解摊位展示内容,然后依照王锡爵的要求,为摊位匠人所要展现的治河发明与经验,撰写一张“说明书”。
与此同时。
工部也在筛选有资格拿到奖赏的匠人,此奖赏,将在新任河漕总督潘季驯到来后,由他亲自确定人选,由他来分发奖赏。
此乃小万历特意安排的。
目的自然是为了提高潘季驯在一众治河匠人心中的威信。
缘于国子监生的参与。
治河一下子变成了京师最时尚之事。
京师书铺内,一些治河治漕书籍文章与黄河、运河、淮河的河道堤坝简图,全都售之一空。
无论是书生士子还是贩夫走卒,在街头巷尾、酒楼茶肆闲谈之时都会聊一聊治河。
一些孩子在街头玩耍之时,手持木棍都在画运河和黄河的形状。
就连歌伎胡同的大尺度说书人。
也将一个个书生与名妓相恋的话本故事改成了汉朝王景治河、宋朝三易回河等治河故事。
此等氛围,让人感觉到似乎是:全民治河。
沈念非常喜欢这种氛围。
往昔治河,皆是河漕上的事情,百姓丝毫不知,朝廷只要结果。
而这次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