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吕调阳病休,马自强与殷正茂掌控着内阁的决策权。
他们的想法,基本就代表着朝廷的想法,鲜有被其他官员否决。
这充分说明二阁老对朝堂的掌控不足,在百官心中的权威不够,包络他们的能力也有不足。
若是张居正来解决此事。
他绝对会想到百官知所想,然后说出的理由令所有人都无法反驳。
这时。
翰林院侍读陈经邦站了出来。
“我赞同两位阁老关于辽东总兵李成梁被弹劾与张阁老之父兼并田地的处理措施。”
“朝廷对于边防将帅,向来厚待,当下边防之重,重于吏治,李总兵即使私德有瑕,也应轻惩,因为当下的辽东就是离不开他。”
“你们口口声声称大明律高于一切,但有没有想过,若在当下重惩李总兵,引起军队哗变怎么办?引起辽东防御体系崩塌,使得土蛮部落来攻,东北女真部落暴乱怎么办?朝廷大事,必须要顾全大局!”
“张首辅之父兼并田地之事亦是如此,既然已补税,就不应再惩戒,不然于新政无利!”
“臣附议!”
“臣附议!”
……
陈经邦说完后,立即有数名官员站出拱手附议,但这些人刚附议完毕,又有官员站出来反对。
“陛下,臣反对。陈侍读竟称边防高于吏治,竟称为顾全大局可无视大明律,臣不敢苟同!”
“陛下,臣以为对李成梁三大罪之事必须严惩,绝不可徇私,不然辽东就变成了李成梁的辽东而非我大明的辽东!”
“一派胡言!辽东总兵李成梁在辽东的战绩,天下皆知,除了他,谁还能保辽东太平,不过是谣传之小错,暂无实据,你们听风便是雨,难道不是有意引起辽东动乱吗?”
……
官员们对李成梁被弹劾的执行策略不一,其实还是源于张居正对九边将帅的怀柔政策。
张居正乃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九边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