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名锦衣卫站立两侧,侧耳倾听里面官员的议论。
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厅内官员因论辩而发生斗殴;另一方面是要将听到的内容,全数向小万历汇禀。
当下,已不是张居正不想放下柄国之权,而是朝廷迫切需要张居正来解决事情。
……
八月十三日,清晨,皇极门下,常朝朝会。
文武百官齐聚。
无内阁三阁臣,无户部诸官员。
小万历坐于御座之上,面色严肃,环顾四周。
下方官员尽皆垂首,甚至有人几乎将脑袋快要埋在衣领中。
他们有如此表现,不是惧小万历帝王之威,而是无良策解朝堂乱局。
约十余息后,小万历缓缓开了口。
“朕没想到因二十七万两内廷用银,朝堂竟能闹成这种模样,户部罢工,内阁无能,还有言官死谏而威胁朕!”
“朕还未曾亲政,许多事情是愿意与众卿商量的,但是……众卿愿意与朕商量吗?你们罢工,你们死谏,你们都是忠臣良臣,唯有朕是昏君!”
“许多官员心中无朕,无江山社稷,无天下万民,只有自我的名声,他们寻到朕的点点错漏,就迅速上纲上线,以祖宗之法来训斥朕,让朕道歉,让朕撰写罪己诏,用朕的错来扬其忠良之名,这样的官员,实乃朝堂之害,对大明天下无一丝益处!”
……
皇极门下,一片安静。
谁都能听出小万历斥责的是以户科给事中石应岳为代表的一类官员。
大多数官员也都觉得,此事闹到当下难以和解的地方,让小万历无法下台,实为石应岳撞太庙碑而亡之主错。
小万历缓了缓,接着道:“朕通过此事也发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便是内阁式微,三位阁老有两位已担不起辅政之责。”
“朕……朕想元辅了!有元辅在,朕不会被某些臣子如此欺负;有元辅在,此事绝对不会闹到这种地方;有元辅在,当下之新政定然会施行得更加有序;有元辅在,朕便不会如此疲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