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221章:治河争议!朱家祖陵能淹否?泗州之民能迁否?

第0221章:治河争议!朱家祖陵能淹否?泗州之民能迁否?(3 / 7)

 ……

    十月十二日,上午。

    一道由凤阳府泗州知州杜元联合当地士绅乡贤撰写,交由南直隶监察御史李戴呈递的一份奏疏,引起了朝堂官员们的热议。

    此奏疏抨击了河漕总督潘季驯当下的治河之法。

    称潘季驯在洪泽湖以东大筑高家堰,抬高水位,将会淹祖陵、毁淮北。

    日后若遇大雨,黄河倒灌,将会造成凤阳府内的十余万百姓无家可归,他们向潘季驯恳请开支河分流入海,然潘季驯训斥他们是:尔等焉通河治,此举实乃为泗州而害漕运乎!

    此奏疏之所以引得朝堂百官热议。

    是因此奏疏详细描述了待八十里长的高家堰大坝建成后,淮河水全部汇入清河口冲刷黄河泥沙,将导致洪泽湖的水位迅速上涨,使得本就低于淮河的泗州城与明祖陵成为洼地,但凡淮河水弱于黄河水,黄河便会倒灌,使得泗州与泗州旁的明祖陵成为一片汪洋,且很长时间都难以恢复正常。

    明祖陵。

    即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三代的衣冠冢。

    观其名,就能看出当年的朱家甚是贫困。

    其祖辈身死都是一张芦席裹尸,然后挖个坑便随便埋了,根本没有坟墓,更谈不上寻尸身了。

    后来朱元璋收复凤阳之后,因此处是他的出生之地与祖上生存之地,便在凤阳府泗州城北建造了祖陵,名为:明祖陵。

    明祖陵位于淮河下游,距离黄河与淮河交汇处的清河口,仅仅有二百余里。

    只要黄河水泛滥,泗州城与明祖陵便有被淹的风险。

    明代历代帝王为了保住这块“王气所钟、命脉所系,太祖出生之地”,不惜工本,或筑堤造堰、或开河泄水,全力保护着这座祖陵。

    祖陵,实乃朱家帝王之气汇聚处,其重要性甚至大于漕运,大于民生。

    涉及大明王气之盛衰,自然引起了很多官员的关注。

    京师许多官员知晓潘季驯的“筑堤束水,借水攻沙”之策,是在徐州至清口一带修筑数百里的大堤。

    但并不知潘季驯为了能将淮河水逼至清口汇黄,冲刷泥沙,竟在洪

最新小说: 重回宿敌年少时 暴君吕布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上命昭唐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落脚之地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