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但是……但是他生活奢靡、贪墨受贿,这……这是实情!”一名年轻学子鼓起勇气反驳沈念,但由于沈念的气场过大,使得他说话磕磕巴巴。
沈念面带笑容地看向他。
“生活奢靡,贪墨受贿?或许……有吧,但这不是某个官员不干净,而是这个世道不干净,当下‘无常例不办事’,几乎所有官吏都被陷入常例之中,没有几名官员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此乃当下官场之顽疾,也是新政改革需要努力的方向!”
沈念说出此话,顿时让学子们觉得他非常真诚。
当下官场,鲜有不贪者(主要指收受常例),天下人都能看得到。
而其中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官员俸禄太低,无常例,官员自己都无法养家糊口,沈念曾经在朝堂提议为天下官员涨俸,虽未成功,但民间士子都是有所耳闻的。
“那……那……那沈部堂也贪墨受贿过吗?”一名学子壮着胆子问道。
沈念朝其笑着摇了摇头。
“我没有,因为我家家境较为殷实,如果我家没钱,外加入仕后需要许多亲人要养活,我……我可能要么借贷,要么也会不拒常例钱,我做不到如海公那般清廉,而天下人也鲜有海公这般境界,我觉得当下官员贪墨,主要在于大明官场制度出现了问题,这也是后续需要改革的,作为朝廷官员,所得俸禄不能连家人都养不起,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权财双收,敛民膏血……”
沈念说话的语气非常平和,宛如一个脾气温和的教书先生在向学生们不紧不慢地讲课一般。
一众学子顿时都放松了下来。
就在这时。
又有一名学子开口道:“敢问先生,有人称当下之新政之策实乃朝廷与民争利之举,您如何看?”
与民争利。
这四个字一直活跃于民间,且是对当下新政攻击性最大的一个争议话题。
许多人认为,朝廷目前新政改革各项措施的核心,皆是:敛民间百姓之财,归于太仓库,富朝廷而穷万民。
地方州府的一些书生若公开说这些内容,直接就会被抓入大牢。
“与民争利?”沈念不屑一笑。
“这取决于你们心中的民是谁,若你们心中之民指的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