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只查万历元年之后,大概也能查出五千人左右。
五千人,岁禄就是五十万两白银,且每年都需要支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一年就抵得上辽东的半年军费了。
……
内阁值房。
张居正、殷正茂、申时行三大阁老聚在一起,桌子上放的正是海瑞与徐敬的联名奏疏。
殷正茂一脸兴奋,道:“终于有人敢将此事揭露出来了,不愧是海刚峰!”
申时行则微微皱眉。
“殷阁老,朝堂百官皆知宗室冒充名额,领取岁禄。之所以无人敢提,一方面是因朝廷近年来拨发的岁禄一直不足,另一方面是因宗室若闹起来,实在难以收场啊,他们在田亩上已经妥协了,如今将岁禄再减少,他们恐怕要闹事了!”
“哼!闹事又如何?一些宗室已空有其名,早就应变成民籍了!不然再让他们这样世世代代生下去,国库恐怕就要被他们吃干吃净了!”
张居正轻捋胡须。
“陛下应该清楚咱们的想法,但涉及宗室,我们作为臣子的,还是应考虑陛下的想法,不如此事就让陛下定夺吧!”
殷正茂与申时行都点了点头。
若小万历的决策与三人不符,群臣自会发言。
随即,张居正提笔,在票拟纸上写道:“此事涉及宗室,臣等不宜多言,请陛下三思后定夺。”
张居正的“三思”二字,用得极为巧妙,其实就是在提醒小万历一定要以大局为重。
近午时,日讲之后。
文华殿内。
小万历看到了海瑞与山东道御史徐敬的联名奏疏,以及内阁的票拟。
他不由得眉头紧锁,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定夺。
嘉靖皇帝、穆宗皇帝,到小万历,其实对宗室都有所偏袒,愿意用国家之钱去养他们,毕竟这些人全都姓朱。
就在这时,英国公张溶在外求见。
张溶乃是靖难功臣的后裔,世袭公职,勋贵集团的代表,当下主要负责掌管左军都督府,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