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搭建灾民棚与粥棚不但能救助百姓,还能避免百姓为活命而暴动,出现烧杀抢掠的情况。
沈念缓了缓,接着道:“另外,我建议立即将因水患而被强抓为河工或被抓入大牢的百姓恢复自由,待做过此事后,再将地方挪用赈灾银之事与罢江南织造之事同时公告全城,让百姓看到咱们的态度,挽回官府的一些公信力!”
“同意!”
申时行点了点头,然后又皱眉道:“而今,民怨已起,去县乡搭建粥棚、灾民棚,外加送粮,恐怕会遭地方一些百姓疯抢,甚至还会出现烧杀抢掠的事情,这如何解呢?”
因水患,乡里百姓,亲人多有死伤,活下来的人又处于饿疯了的状态。
外加三府知府已被停职,地方官衙监管能力有限,官衙送粮抚民,极有可能因先后顺序、份量不均、地痞捣乱、胥吏徇私等问题,发生动乱。
“待三府放粮搭棚之时,我去三府的县乡转一圈吧,百姓应该能相信老夫。”海瑞开口道。
申时行微微摇头。
“不行,数日间靠一人奔波三府之县乡抚民,铁打的身子也遭不住,海佥院年事已高,不可如此劳累!”
沈念点了点头。
“海老,申阁老说得对,不能让您如此奔波,若某个县乡出现动荡,我去跑吧!”
一旁,冯保像个小媳妇似的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他实在插不上嘴。
乡里百姓,不识字者甚多,他们不认《大明律》,只认乡亲父老口口相传的好官。
海瑞和沈念这两个在民间声望甚大的好官,报出名号,绝大多数百姓都会听他们的。
而冯保若报出名号。
被百姓得知这个就是将整个江南百姓都霍霍不轻的苏杭织造太监孙隆的上官,百姓们一人一巴掌都能将他拍成肉泥。
冯保自知名声不佳,若无数百护卫保护,绝对不敢下乡。
就在这时。
一名锦衣卫快步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拜帖。
“申阁老,南京礼部尚书张四维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