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若有反对之意,理应道出理由,与百官沟通,唯有沟通才能辩出对错,而非私下与臣等控诉言官之过。日后,陛下亲政,这种类似的情况将非常多,陛下唯有开诚布公进行沟通,方能使得君臣免生误会。”
“其三,思虑有失。”
“为君者,遇事必须先公后私。陛下称言官不愿陛下亲政而欲控制陛下,实乃陛下之妄想。言官上谏,乃是本职差遣,陈总宪之所以呈递《外派宦官考成监察策》,实因外派宦官近年来,倚仗陛下之势,做了太多令地方官民皆恶之事。若外派宦官无违法令,陛下可以果断拒绝《外派宦官考成监察策》,但当下,陛下能想出拒绝都察院监管外派宦官的恰当理由或想到迅速令外派宦官步入正轨的其它策略吗?若无,臣以为陛下应同意此策。”
“此策之内核,是维护陛下名声,是保障地方政事民情稳定,乃实用之良策也,臣实在不知陛下为何会生出言官欲控制您的想法!”
……
“陛下,官员们此次与您对着干,绝不是阻拦您亲政,而是您思虑有失,需要矫正,此乃陛下走向亲政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若朝堂百官皆如内廷宦官一般,只做陛下的手与眼,而不动脑,那大明江山可能就要走向末路了!”
“若世宗皇帝遇到此事,与言官意见不一,定会论辩一番,然后以江山稳固为重,同意言官们的建议,此等做法,无损君威,反而是明君之为也。”
……
小万历脸色发红且发烫,张居正提出的“三错”,他无一项能反驳。
总而言之:还是因他这个皇帝处理事情的能力太差劲了!
他本以为自己眼眸泛泪,能使得言官们不敢造次,听完张居正的话语,才知一个皇帝若在朝中落泪,只会令官员认为这个皇帝不成熟。
此刻,他才发现,自己距离亲政还差得远呢!
这时,沈念站了出来。
“陛下,张阁老所言,字字珠玑,实乃真正的帝王之术。”
沈念此言,是告诉小万历,后者这两年来使用的一些所谓的“帝王之术”,全是小伎俩而已。
“这些年,遭到言官攻击最多的官员便是张阁老,臣也经常遭到弹劾,但这就是科道言官的职责,观言官所谏,应将个人情绪放在一旁,关注有无道理,虚心纳谏,乃贤良君主必备之德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