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顶着“流寇”的名头进行买卖。
申时行微微摇头。
“不可开海!开海之后,海上贸易难以控制且事故率极高,另外有可能会导致东南海域再次产生大量倭寇,侵扰地方,不值得!”
小万历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微微点头,道:“大海之上,变幻莫测,确实有风险,另外不能让倭寇再有萌芽的可能了!”
“臣附议!”殷正茂点头道。
三大阁老都经历过倭寇最猖獗的时期,深知倭寇之乱对大明造成的影响,外加他们对神秘的大海存在畏惧感,故而不愿全面开海。
此外,在他们眼里,开海之后,固若金汤的大明有可能会变成诸多倭寇海盗侵扰的沃土,沿海地方有可能会经常发生战乱。
毕竟,大明之富,物产之丰,远超于周边。
就在小万历准备放弃这个想法时,沈念站了出来。
“陛下,臣赞同开海,放开海洋贸易,允许民间商船与其他国家自由经商!”
“沈卿,理由呢?”小万历问道。
沈念敢在三大阁老表态后唱反调,显然有充分的理由并认为能说服所有人。
沈念缓了缓道:“理由有三。”
“其一,放开海外贸易,是解决银贵钱贱之趋势的根治之法,当下没有更好的办法。”
“其二,即使朝廷不开海,待日后一条鞭法施行,折银纳税,白银或缺后,也会有大量民间商人铤而走险,以物换白银,此乃大趋势,阻之不如顺之。”
“其三,为了更长久的和平,为了大明沿海不再有海盗倭乱,甚至让沿海之民成为大明最快一批‘人人都能填饱肚子’的百姓。”
听到沈念的第三个理由,殿内其余人都面露惊诧。
众人不支持开海,便是因为有倭乱发生,外加大明是周边最富有的国家,周边全是穷邻居,开海之后对大明的消耗可能远大于收获,沈念却言和平,却言能令沿海百姓迅速富起来。
这让众人都甚是不解。
沈念解释道:“东南沿海发生倭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穷,沿海百姓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