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甚至不惜污蔑。
他们本以为尧东商行的靠山是沈念。
后来在锦衣卫屡次帮助尧东商行解围后,诸多商人才知尧东商行的靠山是朝廷,是当今的皇帝。
近半年来,尧东商行发展得顺风顺水,俨然已将黄河以北的商贸彻底盘活起来,将一些农产品、工艺制作品等全都卖入了大城市。
……
近午时。
沈尧山与顾东易为员工们发完奖赏后,坐在一间茶室内休息起来。
沈尧山看向顾东易,道:“顾兄,我已拟好了尧东商行归公文书,待年后,便交给陛下!”
顾东易点了点头。
“咱们明年再忙碌一年,便回钱塘养老,该是放手的时候了!”
沈尧山和顾东易起初萌发兴盛北方商贸的念头时,只是为了能帮沈念在仕途上走得更远一些。
二人没想到竟做得这么大。
如今,在小万历的庇护下,地方州府对他们的生意买卖处处开绿灯,尧东商行的经营模式已然成形,待朝廷施行一条鞭法后,百姓将更自由,商贸也会更加兴盛。
二人觉得,该是将尧东商行交给朝廷的时候了。
二人商议一番后,决定将尧东商行送给朝廷,让朝廷管理,各个尧东商行分行都将有地方官员参与与监督,但经营模式,以及员工的福利待遇还是如他们所定那样。
如此,凭借尧东商行对商品的流转能力,朝廷让尧东商行卖什么,就能卖什么。
二人明年准备以幕后谋士的身份与朝廷官员进行交接,除却商行所有人应得之钱财外,其余盈利全部交给朝廷处理,然后回家养老。
二人有这个想法。
一方面是因尧东商行如今过于庞大,已足以影响数省之商贸流动。
另一方面是沈念如今已是三品堂官,再朝前一步就能入阁,他们若掌管如此巨大的商贸体系,容易为沈念引来麻烦,他们不愿沈念成为第二个张四维。
……
转眼间,到了十二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