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皇极殿内,文武百官齐聚。
小万历坐于御座之上,李太后也罕见地出现在帘幕之后。
依照常例。
常朝开始,应由通政使司当值官员朗诵奏疏。
但此次。
通政使司当值官员并未出列,其手中也并没有任何文书。
小万历环顾下方,沉默不言。
转眼间。
已过去十息,小万历依旧没有开口。
整座皇极殿,安静得掉一根针都能听到响动。
此乃帝王发怒前的征兆。
百官皆不敢动。
又过了数息,御座上突然传来了一道叹息声。
“唉!”
小万历长叹一声,从御座上缓缓走了下来。
其走下台阶,来到文武百官的中间,道:“朕……朕很难过啊!”
“臣有罪!”
百官齐呼,然后“哗啦哗啦”全跪倒在地上。
此乃官员们的条件反射。
但凡皇帝在朝会上有自责自惩之语,官员们就必须跪下高呼:臣有罪!
小万历环顾四周。
“你们有何罪你们是为了祖宗成宪,你们是为了仁孝之道,你们是为了传承数千年的礼制规矩!”
“你们不过就是没有为朕着想,没有为我大明江山社稷之稳固着想罢了,这哪有祖宗成宪重要,哪有你们的清名与操守重要!”
小万历如此反讽,比直接骂他们还要骂得脏。
“你们可曾想过,元辅丁忧返乡后,他身上的担子谁能担起来考成法的施行会不会因此松懈丈量田亩与一条鞭法会不会因此停滞,北方边境缺少元辅的提点,会不会因此生乱……”
“这些,你们皆不考虑,你们只知反对夺情,只知将祖宗成宪放在嘴边,只知打着礼制道德的旗号,在一堆堆难题都未曾解决之时,逼迫着元辅速速丁忧返乡,他若不回,便是大逆不道,便将遗臭万年!!”
……
“臣有罪!”文武百官再次叩首,高声齐呼。
小万历缓步朝着皇极门大门方向走去。
边走边说。
“朕难过,不是因你们弹劾元辅,反对夺情。而是你们没有贡献出一条行之有效,元辅离开后仍能使得朝政稳固,新政能够继续有条不紊进行的策略。你们的一道道奏疏,没有为君排忧解难,而是在不断激化矛盾!”
“朕与元辅难道不知夺情有多大的负面影响吗但是为了大明,为了新政,我们别无他法!”
“这下子,你们都可以放心了!
“元辅不愿朝堂生乱,再次恳请丁忧返乡,朕也不想再廷杖更多官员,不想与你们这些反对者再辩驳了,朕已答应元辅,准他明日丁忧返乡!”
听到此话。
一些官员不由得立即低下脑袋,有人甚至恨不得将脸缩进领口内。
然后,脸上抑制不住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若此非朝会,他们甚至能够笑出声来。
用挨一顿骂的代价,令张居正丁忧返乡,非常划算。
小万历骂完后,大步走回御座,坐了下去,然后语气缓和了一些。
“都起来吧!”
顿时,文武百官皆站起身来,他们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