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高澄气急败坏之时,河西都督独孤信顺利与新任安西大都督于谨完成了交接,开始踏上南下返程之路………
河西的风沙还在衣袍间未曾散尽,独孤信已策马奔驰在通往长安的官道上。七年戎马,在他俊朗的面容上刻下风霜,却未曾磨灭他眼中的光芒。汉王的一纸诏书让他心中忐忑——正值用人之际,突然被召返京,所为何事?
直到展开绢书,看到那句\"信兄征战多年,家眷盼归,特准折道返京一聚\",独孤信顿时热泪盈眶。七年前他二十五岁,追随汉王起兵时,长子独孤罗方才八岁,长女独孤般若更是只有五岁稚龄。如今七年过去,他错过了孩子们的多少成长时光?
\"加快速度!\"独孤信扬鞭策马,归心似箭。身后亲兵们相视而笑,难得见到一向沉稳的独孤都督如此急切。
表弟独孤楠驱马赶上,笑道:\"都督这般急切,倒像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第一次回家探亲似的。\"
独孤信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你们这些光棍汉懂什么?等你们成了家,有了儿女,就明白我现在的心情了。\"
七日后,长安城巍峨的城墙映入眼帘。独孤信勒住马缰,深吸一口气。近乡情怯,这一刻他忽然有些不知所措——孩子们还认得他这个父亲吗?夫人们可还安好?
——————
独孤府邸门前,三位夫人早已翘首期盼。
\"来了来了!\"十二岁的独孤般若眼尖,第一个看到远处扬起的尘土。她提着裙摆跑下台阶,被母亲如罗氏轻声喝止:\"般若,矜持些!你是独孤家的女儿,要有大家闺秀的样子。\"
郭氏整理着衣襟,小声问崔氏:\"妹妹看我这身打扮可还得体?夫郎一年多未归,不知是否瘦了...\"
崔氏抿嘴一笑:\"姐姐放心,夫郎在军中有人照料,定然无恙。\"她虽这般安慰,自己的手心却也沁出细汗。三位夫人中,她最年轻,入府时间最短,对夫君的思念却一般无二。
十五岁的独孤罗站在母亲身后,努力摆出稳重的模样,但不停跺脚的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马蹄声渐近,当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街角时,三位夫人的眼睛都湿润了。独孤信翻身下马,风尘仆仆却难掩俊朗容颜——北汉第一美男子的称号绝非虚传。
\"夫郎!\"如罗氏率先迎上前去,眼中含泪。郭氏和崔氏紧随其后,皆是情难自禁。
独孤信张开双臂,将三位夫人拥入怀中:\"辛苦了,这些年来辛苦你们了。\"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七年征战,最愧对的就是家中妻儿。
独孤罗站在一旁憨憨傻笑,这个年纪的少年不知如何表达情感,只是搓着手道:\"父亲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独孤般若却蹦跳到父亲身边,拉着他的战袍:\"爹爹有没有给我带礼物?河西有没有好玩的物事?听说那里的姑娘都会跳胡旋舞呢!\"
独孤信朗声大笑,示意表弟独孤楠将行囊取来:\"都有都有!罗儿的西域宝刀,般若的孔雀石项链,夫人们的羌绣...\"他一件件分发礼物,家中顿时欢声笑语不断。
然而当如罗氏请他进门时,独孤信却犹豫了:\"此次回来,乃是为了公事。大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