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气,声音清晰有力:\"臣其实本姓刘,祖籍中山刘氏,与大王本是同宗。\"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什么?独孤探花姓刘?\"
\"这是要攀龙附凤啊!\"
\"高中探花还不满足,竟想与大王认亲!\"
士子们纷纷怒斥:\"无耻!\"
\"不要脸!\"
\"寒门子弟好不容易有个出头之日,竟想出这种法子攀关系!\"
独孤永业面不改色,似乎早已料到这种反应。刘璟微微皱眉,心中不悦:莫非又来一个打秋风的穷亲戚?这些年冒充宗亲的人可不少。
就在气氛尴尬之际,军师刘亮突然起身,快步走到独孤永业面前,仔细端详他的面容:\"你...你母亲可是姓李?娘家在范阳?\"
独孤永业眼中闪过惊喜:\"正是!大人如何得知?\"
刘亮激动地转向刘璟:\"大王!他可能真是宗亲!臣的表弟刘静当年娶范阳李氏,生有一子。后来刘静病死,李氏改嫁独孤氏,孩子也随之改姓...\"
刘亮仔细询问了独孤永业的生辰、母亲名讳、家乡细节,最终确认无误,转身向刘璟禀报:\"大王,他确是刘静之子,臣的远房侄儿!\"
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
刘璟沉吟片刻,突然大笑:\"好!好!没想到科举不仅为国选才,还让孤找回了失散的宗亲!\"
他起身走到独孤永业面前,拍拍他的肩膀:\"从今日起,你恢复本姓,就叫刘永业!孤封你为玄甲骑督,望你不负刘氏之名!\"
刘永业热泪盈眶,跪地叩首:\"臣刘永业,谢大王恩典!必当竭忠尽智,以报大王!\"
众进士见状,纷纷上前道贺。刚才还斥责他的人,此刻都换上了笑脸。这就是世态炎凉,但刘永业并不在意——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根。
刘璟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人才乃国之根本,无论是寒门还是宗亲,只要有真才实学,都该得到重用。这次科举,不仅选拔了人才,更凝聚了人心。
宴会继续,气氛更加热烈。新科进士们畅饮畅谈,憧憬着未来。而刘永业坐在席上,看着高居龙椅的汉王,心中暗自发誓:定要辅佐这位明君,发扬我中山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