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份,将她视作妖物,被陆行云点破后,他才转而怀疑起她的身份,直到原主身死前,他的说法又变成了原主和狐妖勾结,连犯数桩命案,并意图用原主的命逼迫狐妖现身,可见他在最后接受了原主并非狐妖的事实。
嘉萝放下笔,死死盯着纸上几行字,双手下意识握成拳。
之前她一直身在局外,以旁观者的身份调查案子,确实有助于她看清诸多谜团。
这一次,她打算换一种推演方法。
倘若她是霍枭,站在霍枭的立场上顺推案情,一切又会朝着什么方向展?
嘉萝凝神屏息,眉心微皱,眼底不时闪过精光。
数十息后,嘉萝眼神一定,眉心猛然舒展。
她想到了!
整个推演下来,最怪异的地方便在于霍枭所作所为有矛盾之处——若他听到了原主和狐妖的计划,他便不可能笃信原主是妖物;若他没有听到原主和狐妖的计划,他便不可能把原主当成给自己脱罪的替罪羊。
两个完全相悖的因导出的果,却奇异地生在霍枭身上。
可倘若,在霍枭眼中,他做的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合乎逻辑的的呢?
从霍枭的视角看去,若原主果真是狐妖,他的计划便能完美应验。
只要捉住原主,确定了她妖物的身份,他不仅可以在陆行云面前立功,还会成为侦破挖心案的大功臣。
霍枭虽然很想为霍芸报仇,但他对陆行云十分惧怕,应该不敢在明知原主并非狐妖的情况下,就拿她顶罪。
这样做风险太大了。
不仅无法让缉妖司众人相信原主就是连环挖心案的凶手。
还很有可能导致他的计划功亏一篑,因为只要原主没有被定罪,他就随时都有暴露的风险,而如果原主不是狐妖,他便很难保证原主一定会被定罪。
这样的变数对霍枭来说太难控制。
他再是胆大包天,也定然不敢拿自己和霍芸的命去赌。
所以,最初抓捕原主的时候,霍枭一定非常坚信原主就是狐妖。
但是抓到人之后,霍枭现自己弄错了。
他对原主身份的看法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变——从笃信她是狐妖,到疑心她身份造假,最后不得不承认原主并非妖物。
这一过程中,霍枭一直是被动的。
因为他的计划并没有他想象中进行得那般顺利。
所以在得知嘉萝不是妖物时,他才会那般惊讶;所以他迫不及待想给嘉萝定罪,甚至不惜私下鞫谳。
他是那么急切地想给嘉萝定罪,因为他慌了。
因为他现自己没有那么稳操胜券,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人揭穿真面目。
霍枭从一开始就弄错了原主的身份,这也为他日后被陆行云现所作所为埋下了祸根。
就像下棋对弈,一步错,步步错,直到满盘皆输。
霍枭想要成功为自己脱罪,他的对手是整个缉妖司,是整个大殷司法体系,还有陆行云。
这样的情况下,他但凡出一点错,就很有可能一败涂地,而他要付出的代价是他和霍芸的性命。
很显然,霍枭没有他自己想象得那般聪明,他的计划也没有到天衣无缝的地步,所以在现原主不是狐妖的时候,他逐渐落入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