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就是夏国在这片废土上,重新伸出去的拳头!”
县城,三号安置点。
小区里的路灯在夜晚会准时亮起,但每家每户的窗户里,透出的都只有一盏低功率LED灯的微光。
双河水电站的发电量,对于一座决心重启工业的县城而言,终究是有些勉强。
一张《安合县战时电力管制条例》,被张贴在了每一个安置点的公告栏上。
条例用最直白的语言,规定了电力的分配次序。
第一优先级,绝对保障:医院、自来水厂、所有正在运转的工厂车间、黑山煤矿,以及指挥部与通讯站。
这些是文明的命脉,一秒钟都不能停。
第二优先级,轮流保障:粮食加工厂、冷库、以及各处防御设施的照明和警报系统。
第三优先级,有限供给:所有幸存者安置点。
条例明确规定,每户家庭,只允许拥有一盏不超过十五瓦的LED灯,以及一个严格限时供电的插座。
任何未经许可私接线路、使用电炉或空调等大功率电器的行为,都会被视为盗窃公共安全资源,惩罚是全社区的通报批评以及连续七日的无偿劳动。
此刻,小区的广场上,孩子们正看着后勤部架起的老式放映机,幕布上放着的是一部叫《地道战》的电影。
大人们则围着收音机,听着里面循环播放的、字正腔圆的新闻联播和慷慨激昂的旧时代歌曲。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所有人都知道,安合县是一座孤岛。
兵工厂内。
老旧的机床在电力的驱动下,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
张伟正戴着一副油腻的手套,小心翼翼的捧着一杆刚刚从生产线上组装完成的步枪。
崭新的枪身,泛着一层冰冷的金属光泽。
56式自动步枪,也叫56冲。
夏国军队曾经的制式装备,结构简单,皮实耐用,最适合眼下安合县的工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