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
“改造的思路,非常了不起。”
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随即问道:“经过你的改造,这台机器的综合生产效率,能提升多少?”
陈宇凡略微思索了一下,给出了一个精准的数字。
“在理想状态下,最高可以提升17%。考虑到工人熟练度和钢坯批次差异,平均下来,稳定在13%到17%之间。”
嘶——
这个数字一出口,不仅是肖志行,就连他身后的那几位专家,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百分之十三到十七!
这......这简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要知道,这可是初轧机啊!
是整个工厂的咽喉!
对于这种已经设计得相当成熟的重型工业母机来说,别说提升百分之十了......
哪怕是能提升百分之一、百分之二,那都已经是了不起的技术突破了!
肖志行心里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改造这台机器的难度有多高!
这几乎是苏俄那边的工业结晶,是无数的专家合力才制造出的极其精密的大型机械设施!
这台乌里扬诺夫-750型初轧机的内部结构,精密复杂到了极点,各个系统之间环环相扣。
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想要在不影响其他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单单对冷却润滑系统进行如此颠覆性的改造......
这其中的计算量、设计难度,简直是天文数字!
就算是把他自己放到陈宇凡的位置上,肖志行扪心自问,他......也绝对做不到!
这个年轻人,在机械领域的天赋和造诣,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好......很好!”
肖志行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认可。
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几位工程师开始将拆卸下来的外壳重新装了回去。
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十几分钟后,机器恢复了原样。
刘金山再次拉响了电铃,巨大的初轧机重新发出了轰鸣,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
肖志行则站在一旁,拿出那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用钢笔在上面飞快地记录着什么。
他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专注。
经过刚才这么短暂的时间,肖志行已经发觉了......红星轧钢厂绝非普通的地方。
尤其是身旁这个叫做陈宇凡的年轻人,也绝非普通人!
这次对红星轧钢厂的检验,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这个看似普通的厂子很可能会给他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
一行人继续在一号车间里进行着抽检。
就如同肖志行之前所说,他要评估的,是这家工厂的方方面面。
所以,检查的项目也格外的细节。
比如,叫停一位正在操作机床的老师傅,让他背诵安全生产条例......
或是检查消防栓里面的水带是否老化,压力是否达标......
随机抽查车间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