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宋文豪 > 第5章 来自何聪的记恨

第5章 来自何聪的记恨(3 / 4)

sp;何聪行礼过后埋首离去,周围的声音像无数根针扎在他身上,身边的人不管说的是什么,落在他的耳朵里,都自动变成了对他的嘲笑。

    “听说他刚才还嘲笑陆北顾......”

    “这下脸丢大了......”

    “平日里仗着家世耀武扬威,不过是个纨绔子弟罢了......”

    咬着牙的何聪,死死攥着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的肉里。

    “陆北顾!光是策论好又如何?距离县试不过短短两月,你是不可能考得上州学的!”

    “我依旧会是第一!永远都是!”

    随后知县李磐回到了室内,此时县学掌谕将陆北顾之前的成绩资料拿了过来,正是李磐吩咐要看的。

    看着翻阅资料的李磐,掌谕斟酌了一番词句后说道。

    “陆北顾的墨义①成绩太差,帖经②、诗赋也只能说中规中矩,如今距离县试日子可不远了。”

    言下之意便是告诉知县,哪怕策论足够优秀,可陆北顾其他的成绩还是拖后腿了,这样的话就很难通过县试。

    而这,也是陆北顾的致命缺陷。

    实际上,在大宋科类复杂的科举制度③里,正常士人,只要不到自觉科场前途无望,考的其实大多都是进士科。

    而进士科自太平兴国三年开始,考试内容固定为诗、赋、策论、墨义、帖经五项,庆历四年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但随后又改回去不少。

    在如今的嘉祐元年,考试内容还是这五项,但策论的优先级被提到了最高,对墨义的考核则更偏向考生的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但无论如何,这五项内容是不能出现只有一项非常强的严重偏科现象的,因为这样综合成绩很难通过县试。

    李磐闻言微微颔首,知县虽然兼管县学,拥有对县学学生晋升到州学的考核权。

    但大宋对于科举制度的公平性是非常看重的,很多东西都已经定死了,为的就是防止世家门阀的死灰复燃。

    虽然对于出身特别硬能力又不太行的人群,还特意留了“恩荫④”这个口子。

    可对于绝大部分参加科举的士子来讲,大宋的科举制度相比于大唐

最新小说: 大明:朱元璋懵,老四千古一帝? 庶民不配当状元?她爷是开国帝师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 请按剧本来表演 扶唐 关山第一侠辽东英雄传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修真版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