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宋文豪 > 第84章《赋得金在镕》

第84章《赋得金在镕》(2 / 4)

; 之所以说有说法,是因为范仲淹就写过一篇《金在镕赋》。

    也就是“天生至宝,时贵良金。在镕之姿可睹,从革之用将临。熠燿腾精,乍跃洪炉之内;纵横成器,当随哲匠之心”

    而范仲淹本人所推行的“庆历兴学”,对于如今“县学-州学”二级教育体系的建立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各地州学、县学,很多老师都非常推崇范仲淹,出这种题目也算是致敬了。

    同样地,这其实相当于在隐性提示,考生是可以从范仲淹的《金在镕赋》里面引用典故的,这就相当于变相降低了题目难度。

    陆北顾想了想,赋得体的试帖诗是要求采用仄起格的,首句前两字为仄声,次句前两字为平声,循环往复,最好避免掉孤平,确保平仄交替。

    除此之外,就是押韵要求一韵到底,不可换韵,需严格遵循官韵,不可出韵、倒韵、重韵。

    而“侵”字韵脚属于是很易转圜的韵脚,押韵不难。

    至于除首尾联外,中间各联均需对仗工整,内容需切题,多用典故,文风庄重这些就不用多说了。

    他略定心神,提笔先破“金在镕”之题旨。

    “良冶功方炽,洪炉势可钦。

    范模资大化,精金契天心。”

    首联以“良冶”“洪炉”破题,次联引《尚书》“惟精惟一”扣圣贤修德。

    中二联就需要铺陈典故了,陆北顾笔走龙蛇继续写道。

    “跃冶惊欧冶,呈祥忆傅霖。

    千锤光愈粹,百炼质弥深。

    岂逐铅华染,宁随瓦砾沉?

    陶钧凭圣手,砥砺到如今。”

    三联用《庄子·大宗师》“大冶铸金”典,四联化用《荀子》“百炼不轻”句,五联反衬“真金不染”,六联归至“圣王教化”,可以说在层层递进上面完成度还是足够的。

    至于试帖诗作为科举考试专用诗体,以五言八韵十六句为常式。

    最后两联结尾就得慎重一些,得符合试帖诗“起承转合”中“合”的要求,给全诗做升华。

    考虑一下平仄和对仗以后,陆北顾写道

最新小说: 匪殿下 蒲剧 这个书生有点凶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陛下,你管这叫没落寒门?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藏钟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