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宋文豪 > 第266章 权衡利弊

第266章 权衡利弊(2 / 3)

中法’覆辙,背负巨亏。”

    “其二,‘储备’之虚!你言需公示储备金,安商贾之心。然,用陈茶支付,本质上是将存量之财提前贴现使用,而若公示之储备,仅为应付‘河北粮草’一时之需,后续朝廷为解他处燃眉,挪用此储备金中绢帛、现钱,甚至调用本该用于兑付茶引的陈茶怎么办?”

    “一旦储备名存实亡,或被挪用,或被损耗,届时商贾无货可兑,或兑付大打折扣,朝廷无法取信于人,顷刻之间引券顿成废纸!届时,非但河北粮草断绝,整个东南茶盐贸易,乃至天下商路,都将为之震动!”

    “甚至再往后,庙堂诸公是否会为了政绩而层层加码?今日为了河北军需,可以放大五倍,明日为了西北战事,为了赈灾,为了修河是否就会放大十倍、二十倍?终有一日,国库空虚,引券成废纸,物价飞腾,民怨沸腾。其祸,恐不亚于一场天下大乱!”

    张方平一针见血地挑破了两个足以致命的脓疮,定价的精确与信用的绝对可靠。

    这恰恰是无解的问题。

    因为这背后的根本问题,是人性。

    虽然陆北顾这个方法更复杂更难以出现问题,但官吏商人是贪婪的,依旧迟早有一天这个方法会如“入中法”一般被其玩坏,而“储备金”放大信用这种透支未来的方式,更是注定会被朝廷所滥用。

    陆北顾心中凛然,张方平不愧是能臣,一眼便洞穿了这“金融创新”最致命的软肋。

    范祥沉默片刻,沉声道:“此法是柄双刃剑,用好了,斩断眼前荆棘;用不好,反噬自身,遗祸无穷。”

    说穿了,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根植于权力和人心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在制度尚不完善的北宋,更显凶险。

    “张公洞若观火。”

    陆北顾拱手,语气坦诚:“‘实值’定价之难,‘储备’挪用之险,确是此策命门所在,学生岂敢不知?然世间岂有百利而无一害之法?所有政策可行与否,归根到底都不过是‘权衡利弊’四个字罢了。学生以为,此策可以较少之财物,解河北前线诸军州因六塔河决堤而粮草匮乏之急,利远大于弊!”

    “至于其中弊端,前者学生以为,可效仿西北盐钞法之成例,由三司依据过往数十年河北各州军粮草市价、转运成本、路途损耗等情况,建立一套详尽的核算之数,此数须定期复核调整。商人选定交割地点后,盐铁司榷货务按此法则当场核算其‘优增额度’,录入凭

最新小说: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扶唐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陛下,你管这叫没落寒门?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