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而不光是章衡、章惇、林希、吕慧卿等人斗志满满,其他江南、淮南、荆湖等地的士子,同样也是要努力争排名的。
当然了,不思进取的咸鱼也有,比如沈括,这小子正两眼发呆不知道想什么呢对于他来说,本来觉得需要备考几年才能考上,故而今年能考上进士纯属意外之喜,他自觉争不争排名也都是垫底,干脆就摆烂了。
至于苏轼,随着身体情况的恢复,他的状态反而开始出现了明显回落
没办法,文章憎命达,苏轼就是这种“处境越不好越能写出来好文章”的人,这时候前途已经没什么压力了,身体也重新变得健康了,反而也就没之前雪中挥毫的超神状态了。
坐在最前面的陆北顾则是深呼吸了一口气,摒除杂念,将目光投向案上刚发下来的考卷。
——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了。
按照顺序,早晨考贴经和墨义,先发下来的是贴经的卷子。
把卷子浏览了一遍,陆北顾发现,贴经的题目难度并不难,至少远比省试要简单。
这也可以理解,官家刚才已经明说了,殿试不考记诵,而且对于他们这种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来讲,贴经题目出的再难,其实也是难不住人的。
故而殿试的出题思路就是干脆把贴经出简单点,让考生开场放松下来,接下来发挥出最高水平。
陆北顾认真地把十道贴经题的答案都先在草稿纸上写了一遍,确认无误后,誊写到了试卷上。
这个过程没花费多少时间,而陆北顾能感受到,在正前方,有目光始终在关注着他.
不过陆北顾并不好抬头,殿试是有严格的礼制规矩的,若无允许,不得擅自窥探天颜,冒犯君王。
故此,他也只能低着头熬时间,心里也开始琢磨起了昨天的事情。
宋庠已经给他分析了,像是昨天的那种情况,宫内的内侍,为了躲避皇城司必然存在的监视,一般来讲,通常是无法将宫内的信息迅速传到宫外的。
故而哪怕是位高权重如贾昌朝,昨天也同样处于干等的状态,等待着谋划成或不成,而无法及时从宫中得到消息,他与宫内的联系,不可能如宫外的田况给宋庠送消息那般畅通。
但今天就不一样了,今天贾昌朝必然会得到消息,大概率也就会有后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