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朝代的史书,《宋史》会将一部分优秀的臣子单独列传,嘉佑二年的进士科,一共取中了三百八十八人,其中在《宋史》中单独列传的有二十四人,宋仁宗定下的这个第五名朱初平,竟是连这个门槛都没进去!】
【而那些出名的牛人,都在二甲和三甲的名单中扎堆。】
{宋仁宗这是头脑发热,开始可怜这些被黜落的学子了?}
{关键是,那些被黜落的人,已经被黜落了,赵祯下的这个命令,更多的是惠及到了以后的学子!}
{不管怎么说,都算是给了这些考生更多做官的机会!}
{要是其他朝代,我也就不说什么了,这可是在宋朝啊!本来冗官的问题就还没有解决,又弄来这么多的臣子,赵祯是不是觉得北宋一个官职上三四个官员还是太少了?}
{所以说,这些官员就不知道努力想想给自己谋个出路,想一想,现在北宋这种官满为患的景象是因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地盘小,官职少,不够分啊!所以还是那句话,为什么这些文臣还一心想要议和呢?}
{就是,要是燕云十六州能够拿回来,那可就是小半个大宋的国土,这可是一下子就能多出近一半的官职呢!}
{看来古代的这些文臣还是不够精明,反正又不是让你上战场打仗,你就算是支持一下主战又能怎么样呢?}
{不管怎么说,圣旨已经下了,这些官员们还能请求赵祯收回圣旨不成!}
{好家伙,这些学子们这不得拼了命的夸赵祯啊!}
{赵祯“仁宗”的庙号,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吧!}
{宋仁宗决定要亲自定名次了?好!让我看看是我的哪位墙头上榜了?}
{还墙头呢!你是不是没好好去了解一下你家墙头啊,嘉佑二年的龙虎榜,厉害的都没排在前面!}
{嘶!这几个人,我怎么好像都没怎么关注过啊!}
{这几个人是真的不出名,不管是在诗词歌赋这种文学上,还是在为官施政方面,都没有一点出名的地方!}
{不不不,状元还是挺厉害的,章衡也很有才,做官之后忙到飞起,苏轼要修苏提,就是章衡建议的,他还作为使臣出使过辽国,一箭震慑了辽国君臣呢!}
{其余三个人是怎么回事啊!赵祯看走眼了?}
嘶!说的是啊!
之前在讲到靖康之耻,说起岳飞的时候,后世人就提到过这种假设,若是燕云十六州都能拿回来,那么朝堂上确实就会一下子宽松不少。
现在大家都在争那么几个有限的职位,可是大宋的地盘就这么点大,想要更多的职位,根本就腾不出来地方!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要纠结在这一亩三分地呢?
目光放的长远一些不行吗?
可是打仗就要出钱出粮出人,以他们北宋的军队现在的战斗力,可能还是不太行!
更何况,他们已经与辽国相安无事了这么多年,若是贸然挑起战争,是不是会有背信弃义的嫌疑啊!
这可不行啊!他们大宋以儒治国,向来是礼仪之邦,怎么能够毁约,做出这么不君子的事情呢?
大臣们开始议论纷纷,都在争辩着到底应该是战还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