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李杜30(1 / 2)

【接下来便是两位最伟大诗人的相遇了。】

【天宝三载夏,李白在东都洛阳,见到了尚且年少的杜甫。】

【李白已经是名扬全大唐的诗人,而杜甫虽然风华正茂,但是却也一事无成。】

【李白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名声而轻视杜甫,杜甫也并没有因为李白的名声而仰视李白,两人虽然相差十一岁,却是以平辈相交。】

【两人同游洛阳,饮酒作诗,好不快活。】

【分别时,两人还相约来年的秋天同游梁宋,相携在梁宋访道求仙。】

【这年秋天,两人来到了梁宋,在此地作诗写赋、借诗抒怀、评古论今。】

【两人的旅程还插进了第三个人,这便是诗人高适。】

【此时的高适也还没有当官,三人虽各有理想,但是匡扶社稷的心意却是相同。】

【三人一见如故,畅谈天下大势,在宫中做过天子近臣的李白,更是对大唐的未来感到忧虑,因为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了大唐的危机和天子的懈怠。】

【只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李白却也无能为力,只能与自己的好友逞些口舌之快。】

【他们前往王屋山的阳台观寻访得道高人司马承祯,只可惜,等三人到时,司马承祯早已仙逝。】

【李白在阳台观看到了司马承祯遗留的画像,一时间感慨万分,留下了四言诗《上阳台帖》。】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注意,重点来了,这篇《上阳台帖》,不仅是诗,更是李白亲笔所书的书法作品!】

【没错,这就是我们现存的唯一一幅李白真迹!!】

【这幅作品现在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哟!】

{李白和杜甫终于遇见了!}

{杜甫也喜欢到处玩儿!}

{只有年轻时候的杜甫才是真的到处玩儿,后来的杜甫那是被迫到处流亡!}

{两人中间插了个第三者——高适!}

{高适也是在到处游历吗?我怎么觉得大唐的这些人都好闲!}

{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个人家中都有钱能够支撑他们到处游历,而且古人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处游历也是一种学习!}

{大唐是不是人均信道啊!}

{因为唐玄宗喜爱道教,所以上行下效,不过道士看起来就是比和尚好看!}

{和尚:用得着的时候叫人家高僧,用不着就是秃驴!!}

{原来李白还有真迹留着?}

{《上阳台帖》是李白现存唯一的真迹,上面不只有李白的字,还有乾隆的!}

{乾小四!!你真的不能放过这些古代的书画作品吗?}

{乾隆表示不能,这些对我们来说是文物,是全华夏的财富,但是对于乾隆来说,这就是他的私人收藏品!}

李白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上阳台帖》竟然还能留存世间。毕竟这只是当年他随手所作,与那些大家们专门留存的墨宝可不一样!

只不过,为什么只有这一幅留下来了!

毕竟自己也是专门留存了很多的手稿

最新小说: 我与舰娘的寻回之旅 崛起从金融开始 九龙夺嫡:请陛下称皇太女! 穿越后我和全家团聚了 旧故新长 进了王府就摆烂!重生娇妾要享福 穿书七零:我被大佬撩的脸红心跳 开局随身小世界 当师尊也没有那么难吧! 病态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