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咳嗽了两声:“朕记得,北齐的这项制度也是这么用的,原来还能发挥出别的用法吗?科举考试自荐?看来又是后世的延伸用法。”
“那罗延,不如我们也试一试?反正天幕都已经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我们不妨就试上一试!”
独孤皇后劝道。
作为独孤家的女儿,察举制确实能够保证还是世家门阀的苏独孤家的利益,但是现在,她是大隋的皇后,自然事事应该以大隋的利益为最优先!
既然科举制要比察举制有用,那就改!
秦朝。
秦始皇嬴政也一直都很想推广科举制,但是秦朝的国情根本就不允许!
一来,秦朝没有这么多的读书人,也没有这么多的人才可以供给他们考试发掘,二来,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出仕,在秦朝为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哪些人有才华,既然如此,他们哪里能够找得到在足够举办科举制的考生!
他们本来还在想,后世到底是用了什么样的法子才能集齐这么多的学生来考试,
嬴政自从知道了科举制的存在后,一直都在为考生来源而烦恼。
他本以为,后世凡是读书人,都在官府有备案,这样才能做到找到有学识的考生,后来他看了宋朝,知道什么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觉得会不会是因为官府倡导读书,全民读书,才能举办科举。
没想到,科举制的开始竟然这么简单,不过就是让自认为有学识的人自己来报名罢了。
现在,经过了天幕的宣传,想来那些原本对大秦有偏见的人,也已经知晓了大秦的真面目,想来,应该会自己来报名的吧?
秦始皇嬴政看看下方的臣子们脸上挂着的黑眼圈,觉得选拔人才这件事,真的是势在必行!
他能用的人太少,从天幕上得到的知识又太多,再这样下去,他都怕自己的这群臣子哪一天突然就猝死一个!
“李斯!不,算了,尉缭,这事儿交给你了,你负责开辟一个能能够报名的‘投牒箱’!然后准备一下,凑够一场先考一次试试!”
“李斯,你和萧何,你们二人负责出考题,还有,王翦,你也参与一下,这次考试,打仗的将军我们也要培养一批!”
嬴政清冷低沉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大臣们眼神狂热的看向他们家的陛下:“唯!”
贞观年间。
唐太宗李世民之前也在跟房玄龄他们商量科举考试的事情,他们同样也不知道谁才是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的有才之人。
李世民身边的这些人,要么是俘虏,要么就是当初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凭借着自己的人脉给他举荐,然后靠着人格魅力才有了这满朝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