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就算是李密,也一定会拜倒在李世民的龙袍之下吧!
反骨又如何?李世民可是贤才吸引器,有了李世民,就不怕李密不为了大隋鞠躬尽瘁!
汉光武帝时期。
太子刘庄对杨玄感的表示了极度的无语。
杨玄感本来选择攻打洛阳,还算是情有可原,毕竟天幕上也解释了杨玄感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
但是仔细想想,洛阳虽然是杨广的老巢,但是他不会真的觉得,他能真的用大臣的家眷控制得了杨广吧?
或许有些大臣确实会为了自己的家人选择投降,但是这样通过威胁得来的胜利,又怎么知道这些人不会心生怨恨,而选在暗中做手脚呢?
再说了,杨广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允许自己的臣子被人这般拿捏,想来洛阳陷落的消息传到杨广耳中的时候,杨广可能就在逼迫这些大臣在家与国之间做出选择了!
只能说,杨玄感想的还是太少了!
“庄儿,你觉得杨玄感在逃亡的路上选择攻打弘农宫,是不是一个好决定?”
汉光武帝刘秀突然出声,问自己的太子。
太子刘庄思考了一会儿,便回答道:“阿父,庄儿不知道在隋朝,这个弘农宫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但是之前天幕也算是夸赞过杨玄感,他的选择,总不可能全是全无理由。”
“虽然杨玄感最终还是走上了李密提到过的第二条路,但是杨玄感此时去走和骑兵一开始就走,还是有区别的。”
隋朝的这个布局,简直就相当于复刻他们大汉,前汉的都城就是长安,而他们现在的都城,就是洛阳!
“潼关和长安,必然不可能没有隋朝的军队镇守,若是杨玄感在起兵的时候就选择攻打潼关,叛军人数众多,杨广还未能回转洛阳,想来胜利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现在杨玄感已经是逃亡的败军之将,杨广也已经回来坐镇洛阳,杨玄感想要拿下潼关,机会也是比较渺茫的。”
“我觉得,他可能也是出于这方面的顾虑,这才想要重新攻打一个防守较为薄弱,但是地理位置相对比较重要的地方作为大本营。”
“只可惜,他高估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也低估了弘农宫的防守军队,种种原因这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刘庄说完,东汉的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
潼关是长安的天然屏障,在李密的计谋中,杨玄感能够据守潼关,将隋朝的大军抵御在外,现在,他们这些叛军想要收服潼关和长安,自然也不会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
就算是可以进入潼关,也不一定就能接管潼关啊!
汉光武帝刘秀很满意,果然不愧是自己的太子,想的就是周全,这个什么杨玄感,根本就不能同自己的庄儿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