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和我们一样的孩子!”
长老走上前,示意阿响放下长矛。
他伸出手掌,感受着共鸣仪释放的声波,眼中的警惕渐渐被好奇取代:“这些声音里有‘共生’的味道,和沙砾告诉我们的‘一起活下去’是一个意思。”
接下来的日子,使团与听风族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声波交流”
。
影风教他们用共鸣仪记录和传递声音,阿禾则讲解牵念种子的来历,告诉他们这些植物如何连接着星盟各星域的牵挂。
听风族则用沙砾的共鸣,向使团展示回音星域的故事——声波图谱中,有他们与星尘流共处的智慧,有对自然的敬畏,有族群内部的互助,这些与星盟的“星尘之约”
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以为自己很孤独,原来只是没听到彼此的声音。”
阿响看着共鸣仪上星盟与听风族的声波图谱完美重叠,激动得脸颊泛红。
他将记录着听风族历史的声波晶体交给影风,“请把我们的声音带回去,告诉远方的孩子,回音星域也有牵挂他们的人。
当使团准备离开时,环形山谷的牵念终于开花了。
彩色的花瓣在银色沙砾中绽放,与星盟枢纽的牵念遥相呼应,沙砾的共鸣与花瓣的颤动交织成一曲跨越光年的歌。
阿响摘下一朵花,放进特制的声波保存器里:“让它带着我们的声音回去,告诉枢纽的牵念,我们听到了,也记住了。”
探测船离开回音星域时,阿响和听风族的人站在环形山谷的最高处,目送着星舰消失在星尘流中。
沙砾在他们脚下出悠长的共鸣,像是在说“一路平安”
。
阿响看着手中的沙板,上面新添了一行符号:“远方有牵挂,此处有回应。”
星盟枢纽的牵念在收到回音星域的声波时,花芯里的银色星尘突然炸开,化作一道光带冲向融尘树的顶端。
全息屏上,星盟与听风族的声波图谱正在循环播放,各族人围在广场上,听着那曲跨越光年的和声,眼眶不约而同地湿润了。
“这才是最动人的共生。”
老农看着牵念花瓣上愈清晰的银色纹路,“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给予,是彼此牵挂,相互回应,就像声波的往返,缺了哪一方,都不成乐章。”
阿月将听风族的声波晶体存入种子银行,与那百万颗种子放在一起。
她在日志里写道:“回音星域的故事告诉我们,宇宙的每个角落都有等待被倾听的声音,都有渴望被牵挂的心灵。
牵念的种子之所以能生根芽,不仅因为有土壤和水分,更因为有‘我惦记你,你回应我’的温暖。
这种双向的牵挂,才是‘星尘之约’最坚实的纽带,让再遥远的距离,都变成心与心的回响。”
环形山谷的牵念开始结出种子,这些种子既带着星盟的彩色印记,也带着回音星域的银色纹路,像两个世界的孩子在种子里完成了拥抱。
阿响将它们收集起来,装进新的漂流瓶,送入星尘流。
瓶身上,他用听风族的符号和星盟的通用文字写下同一句话:
“我们在这里,等你的回音。”
而远方的星盟枢纽,孩子们正围着牵念的花朵,叽叽喳喳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