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人若忏悔,罪即消灭。’但需真心忏悔、断恶修善,并精进修行以净除业障。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便是此理。
最基础的例子,便是《百业经》中阿阇世王虽忏悔,却也仍受地狱之苦。最终才能功德圆满。”
很显然,这个僧人对于这些极为擅长,对于这个答案,也颇为明晰。
方平点了点头,却也不知道到底是懂了还是没懂,他继续问着几个问题,后者也继续回答着那几个问题。
而几乎每次开口,和尚的口中,都会伴随着佛门的最高理想理念:功德圆满。
直到方平冷不丁的问到:“大师,做了这么多的好事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功德圆满呢?”
对于方平那似乎隐隐之间的揶揄之意,
僧人倒是并不在意,他似乎的确不在意,正如他不在意这个世间,不在意这个时代,不在意所谓诡异,更不在意身边的方平,
方平不问,他从来不多说,而对于方平的提问,
他只是双手合十,轻唤了一声阿弥陀佛,意味深长的道:
“三十年众生牛马,六十年诸佛龙象,欲做诸佛龙象,先为众生牛马。”
这话让方平微微一愣,他看了一眼对方,这才想起来,他居然还没有问过对方的名号:
“大师法号是什么?”
灰袍僧人双手合十,轻声道:
“贫僧觉尘。”
这一刻,他宝相庄严,
然而,隐隐之间,却与后座那个满脸血垢的佛头雕像,
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