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隔着数里之远,也能听到震天的呼声。】
【“燕王,回来了!”】
【她便觉目眩神迷,仿佛回到当年岳塘江,那一人御风过江之时。】
……
……
燕京,今日喧嚣非凡。
晨曦还未初破,大街小巷便已人潮涌动。
那座大门禁闭十年之久的燕王府,今朝竟罕见大开。
张灯结彩,清晨就忙活起来。
燕王府虽不宏大,仅四进之宅,燕地那些富贾豪商的宅邸就要广阔的多。
可是,这么多年从未有人敢于在此闹事。
这方寸之地!
乃总揽是燕地政务权柄之所在。
每日从各地递过来的折子,都会从后门进入,递进燕王府。
再从两侧的厢门传回各地。
无论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年度财政收支,还是县城官员的任免升迁,皆需燕王府拍板。
除非遭遇极端棘手、难以定夺之大事,需得修书终南山之外。
否则,燕地之内,大小事务,几乎皆可由此府自行定夺。
或是说,是那燕王府内的一群学士与军事大臣,他们组成的“内阁”来定。
这群官员,每日清晨皆会准时来到燕王府点卯,却从不走那正门,而是默契地选择侧面而入,仿佛这已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他们之中,有来自各地的孝廉,这些孝廉皆是经过地方推举,品德才学皆优,也有科举取士的中榜进士。
“猛士起于卒伍,宰相起于州郡。”
宰相皆是从基层州部中一步步锻炼上来的,他们深知民间疾苦,了解百姓心声,而猛将则是从军队卒伍中摔打而来。
“乱世之中,不辨高门蓬户之别,不分贵胄草芥之异,更不视残躯完璧之差,唯才是举。”
这两句都是《治北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