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老师以一介布衣,竟能稳坐朝堂六十年风雨不倒,任凭世事如棋局局新,他自岿然不动。
夜幕降临,晚膳过后,司马亭静候于唐府一处古色古香的书院之内,心境平和,丝毫不显急躁。
摸了摸手中谢观给写的关于“仁人志士”的体悟,想必老师也会惊喜。
约莫一个时辰的光景,两道身影缓缓步入,司马亭即刻起身,语态恭敬至极:
“老师!”
“义举,你来了!”
司马亭,字义举,此字乃师尊亲赐,寓意深远。
回应他的是一位气质平平的老者,身着寻常衣物,发丝略显稀疏,皮肤泛黄且松弛,但仔细端详,仍可窥见年轻时必定是位俊俏男子。
老者一双眼睛已经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负着手慢悠悠走来。
唐子昂已是耄耋之年,马上就要百岁大寿。
唐子昂在大齐朝中也被称为“病虎”,“病太岁”,倒不是说他身有疾病,而是他在朝堂之上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这些年来也少有发表政建,甚至礼部的权利也是逐渐交出。
“见过司马将军!”
在唐子昂身后还跟着一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虽不穿官服,一身儒衫也是穿的磊落。
身形有些消瘦,脸色枯黄,似乎是早年生过大病落下的,半边脸看起来颇为僵硬,不过眉宇之间倒是一派沉稳之色。
司马亭自然认识此人,他便是中书省的陈鲁,现任中书省检校官。
近些年来,陈鲁名声鹊起,一年中连升几级,其出身平民,与老师唐子昂的身份背景颇为相似。
尤其是今年年初,他陈奏的《治安疏》更是针对大齐的民生问题,提出了改革时政、长达数万言的主张。虽然苏相并未完全采纳,但这份奏疏仍在内阁传阅,引起了诸人的关注。
难道他拜入了老师门下?
不然也不会相谈到这个时辰,要知道在汴京有着内阁的“悬镜司”。
是苏相转门设置的特务组织,朝堂之中的官员一日的出行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