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安全措施都比不了这位的保护来的实在。
网络之神。
它来当信用点的大管家。
无人能敌。
信用点的钞权更是掌握在罗正阳的手中。
他以后想要更多的信用点只要嘱咐【零号】修改总行量就行,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
他既然在以后会把信用点当成真的数字货币,当然不会随意增加行量扰乱市场,带头破坏信用点的金融秩序。
肆意妄为。
既当裁判又当球员。
他自然不会随意行。
遵循自然的守恒规则。
至于罗正阳用什么方法,让人们相信信用点有着等同于钱的作用与价值,他以后只需要绑定有等同价值的锚定物就行。
食物、贵重金属、各国货币。
能让人们可以自由兑换与购买。
这就看罗正阳自己怎么取舍了。
到底选哪个。
时间久了人们自然会相信。
信用点就是钱。
这也是“钱”
的另外一种内在本质,是人类自带的一种相信的力量被锚定后,在物质世界形成一种外在显化。
欲望的力量。
众志成城。
共同赋予“钱”
利益的价值。
一旦人们相信的力量固化到信用点上,只要罗正阳不去随意的操弄信用点,并且实时的保持信用点的流通。
兑换与交易功能。
自然不会生类似于银行挤兑事件。
击鼓传花。
金融暴雷。
人类从古代到近代这段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官方还能有些基本的良心,最起码还能用贵重金属作为“钱”
本体的存在。
或许只是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而已。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这也是这句名言的由来,就算当时的国家朝廷彻底崩溃了也能有其存在价值,不过自从纸币明后渐行渐远。
最开始当政者还能略微收敛一点。
最起码还用黄金等贵重物作为行时的抵押物,行多少量的货币就储存多少量的黄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家中央银行的作用。
政府以此锚定货币的实际价值。
这也是美金这个名词的由来。
一跃成为全球性的主流货币。
黄金体系没有崩溃前,当时的美金真的可以从西大的银行兑换出等值的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不过由于经济的极展,也由于黄金体系的局限性,已然不能满足资本家们及国家资本的贪婪胃口。
主动脱钩。
他们直接以国家信用作为锚定物,凭着往年由本国统计局统计的gdp数据,好确定今年货币的增量。
一步到位。
虚无缥缈的国家信用。
如果当前国家的政权稳固,掌权者有着最基本的良心与认知,还能遵循最初制定的行规则。
这都无碍。
就怕国家动荡。
掌权者且无知与可恨及贪婪。
法定货币反而成了收割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