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天下大势走向的必然趋势,有崛起就一定会有衰落。
此时身处南楚京都武安城的陆承安已经从天地大势的变化中预感到了这一点。
但他并未觉得北齐宗学修订这件事就做的不对。
因为陆承安比谁都明白,封建皇朝天下,诸国并立的局面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
在九州这片广袤且丰富的土地上,迟早会出现一个一定要完成大一统的皇朝和国君。
而那一天的到来,也必定会引得天下动乱,生灵涂炭。
这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大势,是天道规则。
就算他是文祖,也拦不住。
毕竟他不可能去说服北齐天子放下一统天下的野望,也不可能说服南楚皇帝在目睹北齐国运暴增的情况,还能安然自处,不为所动。
作为文脉开创者,他只能尽自己所能,去教化世人如何在这样的世界自处。
乱世,代表着礼乐崩坏,文道要做的,就是在礼崩乐坏之际,保留仁义、忠孝、礼法、道德的种子。
等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生根发芽,长出一株远比过去还要壮阔的参天大树,能给全天下带来福音。
而此时,陆承安要做的却是为几位弟子保留一点私心。
当他们在学宫正式完成天下宗学修订的那一刻,文脉大道便有了反应。
冥冥之中陆宁儿几人也都有了感应。
但这份馈赠和功德却被陆承安给阻截了下来。
因为这几个弟子这段时间已经太过锋芒了。
万事过犹不及。
如果在这个时候让世人看到他们再次得到难以想象的天道馈赠,对他们来说必然不是好事。
那些官员会不会想,陆宁儿等人费尽心思修订宗学,是不是就是为了这份文脉馈赠?
那凭什么陆宁儿几人可以得到好处,而身为亲身力行去推广文脉的他们却没有任何回馈?至少没有如此显而易见的巨大回馈。
有了这样的心思,在后续的推广过程中他们还能保持初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