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主任职权,厂里的日常工作,由领导小组暂行代理。”
他特意强调了“暂时”和“配合”两个词,目光紧盯着王建军。
双眼中施加着无形的压力。
王建军心里清楚,这所谓的“上级指示”很可能是一个模糊的授权。
给了调查组临机决断的空间。
他如果当场激烈抗辩,就会被扣上“对抗组织审查”的帽子。
他面色不变,平静地回应:“我服从组织决定。
但我必须声明,我所有的行为都经得起审查。
同时,我也要求按照程序,看到正式的、明确要求我停职的书面通知。”
陈山他们最后的结果就是:保留王建军部分、正常主任职责。
不过让王建军痛心的是,调查组开始对厂里的中层干部进行隔离审查。
第一个被带走的是董阳升,理由是“涉嫌包庇反革命分子”。
接着是食堂主任被带走,罪名是“生活腐化,与王建军同流合污”。
这天晚上,王建军独自在办公室整理材料,老钳工周师傅悄悄找了过来。
“王主任,工人们都很担心您。”
周师傅压低声音:
“调查组天天找人谈话,要大家揭发您的问题。
但是咱们工人都说,王主任是真心实意为工人着想的好领导。”
王建军感动地握住老师傅的手:“张师傅,谢谢大家的信任。
但是你们千万不要和调查组硬顶,该配合的还是要配合。”
“您放心,我们心里有数。”
张师傅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
“这是工人们自发记录的,您这些年为厂里做的好事,大家都记着呢。”
就在王建军翻看笔记本时,厂区里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他们走到窗前,只见调查组正在组织一场“突击忆苦思甜”活动。
工人们被要求连夜吃忆苦饭,唱革命歌曲。
“这不是折腾人吗?”张师傅气愤地说:“明天还要上班呢!”
王建军沉默不语。
他明白,这是调查组在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想要找出他的破绽。
接下来的日子里,调查组的手段越来越激烈。
他们不仅要求工人们揭发王建军的“问题”,还在全厂范围内搜查“反革命证据”。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甚至把矛头指向了王建军的家人。
一天下午,聂文君抱着孩子来到厂里,脸色苍白地告诉王建军:
“今天调查组的人来家里了。
说要检查我们家的生活水平是否符合无产阶级标准。
他们把咱们家的衣柜、橱柜都翻了个遍。
连给孩子准备的奶粉都被拿走了,说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王建军勃然大怒,立即找到陈山:
“陈组长,调查我可以,但是请不要骚扰我的家人!
连孩子的口粮都要没收,这太过分了!”
陈山冷冷地说:
“王建军同志,你要端正态度。
调查组是在执行公务,希望你配合。”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秦淮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