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一时,禁军统领回报,言禁卫营中已擒获数名可疑之人,并搜出大量武器及密信。
皇上闻报,怒不可遏,令即刻审讯,务必查出幕后主使。
这夜,禁军统领奉命严审所擒之人,营中烛火通明,审讯的声音不绝于耳。
众犯面如土色,或抵赖不认,或言辞闪烁,然在铁证如山之前,终难逃法网。
至黎明时分,审讯终有定论。
一干人等,皆供认不讳,言之凿凿,直指朝中李慕白为主谋。
原来,此李慕白久怀异志,欲图谋朝篡位,故设此局,欲借边疆动荡、禁卫营之变,趁机作乱,以遂其野心。
而王皇后中毒之事,亦为其所为,意在扰乱朝纲,嫁祸于人。
皇上闻此李慕白阴谋,怒冲冠,誓要将其严惩不贷。
即命禁军统领,持尚方宝剑,往李慕白府邸,擒其归案。
禁军统领领命,率众而出,雷霆万钧,直奔李慕白府邸。
这天,李慕白府邸犹沉浸于梦乡,不知大祸临头。
禁军突至,破门而入,李慕白惊慌失措,欲逃无路,终被禁军擒获。
禁军统领持剑而立,厉声喝问:“李慕白,你可知罪?”
李慕白面如死灰,颤声而言:“我……我何罪之有?”
统领冷笑一声,掷其密信于地,道:“此铁证如山,你尚敢狡辩?”
李慕白见状,知事已败露,唯有伏地请罪。
禁军统领押解李慕白回宫,沿途百姓夹道围观,皆惊叹此事的离奇,议论纷纷。
来到皇宫,统领将李慕白交于皇上,并呈上搜获的密信及武器。
李治浏览过后,怒不可遏,斥李慕白道:“汝之罪,罄竹难书!
谋朝篡位,其心可诛!
今铁证如山,尚有何言?”
李慕白匍匐于地,浑身颤抖,无言以对。
皇上令他供述同谋,李慕白初时抵赖,然在皇上威严之下,终难支撑,供出数名朝中官员,皆为其同党。
皇上闻此,愈怒,即命禁军前往缉拿。
不日,禁军依旨,尽数擒获李慕白所列同党,皆押解入宫。
皇上御审,一一核实其罪,果如李慕白所言,此辈都心怀不轨,图谋不轨已久。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百官皆噤若寒蝉。
皇上怒视阶下群囚,厉声道:“朕待尔等不薄,何以背恩忘义,谋逆犯上?”
群囚面面相觑,或叩谢罪,或默然不语。
李慕白在其中,更是神色惨淡,知此番难逃一死。
皇上复问:“尚有谁人参与此谋?”
李慕白心知,此时若再隐瞒,只会株连更多无辜,于是咬牙道:“回皇上,此乃臣一己之过,与他人无涉。
然事已至此,臣亦无话可说,愿领一死以谢天下。”
皇上闻其言,怒意稍减,然犹沉声道:“汝之罪,实乃滔天。
然朕亦知,法不责众。
若真有他人参与,汝当招来,以免累及无辜。”
李慕白听后,心中五味杂陈,知皇上之意,乃欲给自己一个赎罪之机,然事已至此,他亦深知,无论供出何人,都难逃一死。
思及此,他咬牙道:“皇上圣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