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记得,当初随大将军一同来凉州的,那几万京营精锐吗?”
赵轩点了点头。
“这批人,是陛下亲自挑选的,是天子亲军。”
“他们对陛下的忠诚,毋庸置疑。”
诸葛明眼中精光一闪。
“此番献俘献礼,我们就不派凉州军了,让一万京营将士,护送回京!”
“让他们,亲口告诉陛下,告诉满朝文武,告诉京城百姓。”
“他们是如何在殿下的带领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
“让他们,去讲述吐蕃的富庶,和我们缴获的丰厚!”
“让他们,去描述殿下您,是如何为了大盛,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边疆第一线的!”
“由他们口中说出的话,比我们自己说一万句,都有用!”
“这,就是最真实,最无法辩驳的陈情书!”
“如此,一石三鸟!”
“第一,我们有了不回京的完美理由。”
“第二,我们献上了让所有人都闭嘴的厚礼和功劳。”
“第三,我们借天子亲军之口,将殿下的威望和仁德,传遍天下!”
“三步走完,陛下就算有天大的火气,也只能憋着。”
“他不仅不能罚您,还得下旨嘉奖您,褒赞您!”
“否则,他就是寒了天下将士的心,就是不顾江山社稷的昏君!”
诸葛明说完,整个大厅,再次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他这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的计策,给彻底震撼了。
这哪里是计策?
这分明,就是一张精心编织的天罗地网!
将皇帝,将朝廷,将天下舆论,全都算计了进去!
许久之后,孟虎才一脸崇拜地,冲着诸葛明,竖起了大拇指。
“军师,你这脑子,是咋长的?俺老孟,服了!
彻底服了!”
“哈哈哈!”
赵轩忍不住放声大笑。
他站起身,走到诸葛明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先生之才,真乃国士无双!”
“有先生在,何愁大业不成?”
“就按先生说的办!”
赵轩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立刻传令下去,准备献俘献礼之事!”
“本王,倒要看看。
我那位父皇,收到这份‘大礼’之后,会是怎样一副精彩的表情!”
……
大盛王朝,京城,御书房。
庆帝正端坐在龙椅之上,手里把玩着两颗温润的玉石核桃,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算算时间,派去凉州的使者,也该回来了。
他很想知道,自己那个胆大包天的三儿子,在接到那份圣旨后,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是乖乖听话,收拾行囊,班师回朝?
还是,会找些不痛不痒的借口,跟自己讨价还价?
庆帝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不过,他不在乎。
他已经想好了,无论赵轩找什么理由,他都会一一驳回。
这一次,他必须把这个越来越不受控制的儿子,牢牢地抓回自己手里。
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