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你们这里,缺少男丁。”
他抬起手,指了指那个老年痴呆的老妪,道:“方才我看到,这位大娘在牵牛之时的神情呆滞,显然因为年龄的缘故,她头脑已经不太清楚,但是每当她回望之时,目光落在儿媳妇背上的小婴孩时,她眼中有光,那是一种期待的光……”
“想必在她心里,这便是她余生的希望。
家里儿子虽然战死了,但是儿媳妇生了男丁,等到小孙儿成年,家中便有了顶梁柱。”
“然而我想说的是,小孙儿毕竟还小,等他长大成人,尚有漫长时光。”
“这便是家中长期没有主心骨。”
“家中缺男,难以维持,哪怕你们获得了抚恤丰厚的钱粮,但是过日子要讲究一个长远,不能坐吃山空,也不能坐守家业。”
“当然了,你们没有坐吃山空,大家都在努力劳作,以妇孺之身去耕田……”
“可我要说的是,这种日子太艰难。”
“刚才大家都看到了,我和宋师兄仅用一上午就耕完一大片田地,而如果是这位大娘和她儿媳妇去耕,她们需要耗费至少两三天的时间。”
“哪怕有牛,时间也慢,有些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男人在体力活方面远女子,我和宋师兄都不是擅长农活之人,但我们干的依旧要比你们轻松并且度快。”
“由此我终于感悟清晰,你们这里缺乏的是男丁。”
“自古农耕生活,离不开健壮劳力,其实哪怕并不是健壮劳力,有个男丁在家里也有底气。”
杨一笑说到这里,似是沉吟着什么,足足良久之后,方才再次开口,道:“所以我认为,你们应该重新成家。”
他目光看向这些遗孤,语气尽量的和缓温厚,神态却极为郑重道:“若是家中没有男人撑腰,终有一日会被亲戚吃绝户,这种事在民间很常见,而我不可能把你们封锁起来,哪怕是下达一份政令予以保护,但是再缜密的政令也能被钻漏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天长日久之时,这种情况在所难免。”
“所以我麾下众人向我建议,让我及早的决断解决办法,既是为了预防你们这里出事,也是为了以后在别的遗孤身上沿用。”
“思来想去,唯有一策,那便是鼓励你们重新成家,给家里再找一个男人做主心骨。”
……
场面忽然变的压抑起来。
隐隐有遗孤的哭泣声音。
杨一笑循声望去,现哭的都是年老者。
显然在担心儿媳改嫁之后的某些事。
杨一笑叹了口气,声音越温和,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道:“儿媳虽然改嫁,至少人在家里,若是不这么做,将来被亲戚寻上家门吃绝户,真要那样的话,你们损失更大啊。”
“并且,我可以做个保证,由于你们遗孤身份的特殊,我会一直站在你们身后撑腰。
还有,刚才我口误了,你们儿媳不是改嫁,而是给家里招赘婿,男人上门,帮着养家。”
年老的遗孤们听到这里,脸上的忧虑这才有所改观。
忽然一个老妪跪在地上,苍老的眼中泪水滚滚,问杨一笑道:“孩子怎么办?会不会改姓?”
杨一笑毫不迟疑,立刻郑重回答,道:“不予改姓,沿用原来,我麾下战死士卒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