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环节最重要的安抚登场了……
由朝廷户部的吊唁官员,负责念诵财富方面的好处!
“杨公被刺,痛失英才,苍天何其不公也,竟召回我云朝的国之柱石。”
“陛下悲,满朝文武悲,万万云朝民众,同悲。”
“此有封赏,国库出之,愿能稍抚杨公之遗孤,早早振作撑起家业也。”
祭奠文辞的开头是固有格式,接下来才是一项一项各种好处,当负责念诵的户部官员念出时,在场所有的杨氏核心全都目光爆闪,甚至就连躲在暗中的杨一笑,嘴角忍不住也泛起了一抹弧度。
很满意!
很不错!
南边给的安抚,确实诚意十足,最主要的是手笔非常大,显然真被杨氏大军在草原那边疯的举动吓坏了。
“黄金,五万两,乃赤足真金,由吊唁队伍押送并交接。”
“白银,三十万两,乃雪花纹银,同样由吊唁队伍押送交接。”
“铜钱,一百万贯,按陛下与杨公早年之约定,此项封赏既是为了吊唁也是为了清账,从此之后,债务两清。”
“上等宫锦,华贵丝织,各一百车。”
“布,五万匹,帛,三万匹……”
“江南新采之今年春茶,两万斤。
旧岁茶叶之所制茶砖,五万砖。”
“十四岁适龄宫娥,一百位……”
“自幼净身之内侍,一百人……”
“能工巧匠,五十人,烧陶烧瓷匠,五十人……”
“古籍典谱,各类孤本,一千册,两汉文臣名着,前朝各式古董,一车……”
“鹅卵大小之走盘珍珠,二十四颗……”
“江南,岭南,淮,浙,各地奇花异草种子,珍奇苗木,若干车。”
很长很长的一份圣旨,名义上是用于祭奠实则是个礼单。
这一项一项好处念出来后,每念一项就看到杨氏众人点一下头,而那些朝廷官员则是脸色越来越轻松,终于感觉可以放下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
按照云朝的祭奠制度,国公级别要吊唁三天时间。
三日后,官员们满怀忐忑的提出告辞,而杨氏的答复很痛快,允许所有官员可以离开。
大喜!
赶紧溜!
当一群官员急不可耐,宛如惶惶丧家一般离开,结果刚走出杨氏掌控的地盘边界,这些官员碰到了一支很庞大的队伍……
竟然也是前往泾县去吊唁的!
队伍中的旗帜赫然写着‘郓王’。
顿时官员们有些懵,面面相觑暗暗议论,颇为不解道:“这位王爵的封地距离杨氏很远呀,想不到竟然千里迢迢的前来吊唁,奇怪,他们交情这么深吗?”
“交情深?这可不是交情的事。
郓王是怕杨氏大军疯的时候,把他也作为派出刺客的怀疑对象。”
“啊?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和咱们朝廷的想法一样,花钱过来向杨氏买个平安。”
官员们如此议论着,和郓王的吊唁队伍擦肩而过,目送这支队伍北上,他们则是继续南下。
想不到没走多远,又遇到了一支队伍,同样很庞大,同样是王爵。
“我的天,济王派来的吊唁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