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一笑声音肃然,不紧不慢透着威严,各方势力的使臣则是急忙提笔,记下杨一笑公布的官体制度。
“大唐国制,三省六部,地方官职,分为四阶,道,府,州,县。”
“道与路同级,下设立一府,辖州域,治各县。”
“因国朝草创缘故,现仅有二十四州,寡人多方思虑之下,暂时只设立一个道。”
“此道之名,名曰山东,乃因现有之地皆在肴山以东,自春秋战国之时便以山东命名,故而沿袭古称,设立此山东道。”
“设青州府,为山东道之府治之所。”
“府治辖制二十三州,京师燕京则独立于外。”
“现有一百四十四县,皆将定下县衙主副官职。”
伴随着杨一笑的宣布,观礼使臣们落笔不停,古代也有擅长记的人物,毛笔字同样能跟得上说话度。
只听杨一笑继续,公布各衙署职务,同时也意味着,大唐开国最重要的封官环节开始了。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决策,与朕共议国朝大事,或传达执行朕之决断。”
“门下省,负责诏令,签署奏章,协助中书省一起,有封驳百官之权。”
“尚书省,执行朝政,下设六部,再分设二十四个司。”
“朕现予以官职封赐如下……”
观礼使臣们听到这一句,无不屏气凝息,而杨氏所属的官员们,则是全都眼巴巴的仰着头。
这一刻,鸦雀无声,偌大的祭天高台之下,只有杨一笑的声音在传播。
“中书省宰相,宋老生,正一品,封国侯,爵名,东乡。”
不出所有人意外,中书宰相果然是老宋,不但官封一品,而且封了国侯,并且爵名东乡,乃是老宋的家乡。
远处的妇孺人群中,宋老生的老妻满脸泪水,因怕自己会哭出声,使劲用双手捂住嘴。
然而终究无法抑制激动,噗通一下冲着高台跪下,呜呜哽咽道:“陛下,陛下,臣妇谢您恩典,臣妇谢您恩典啊……”
想当初,丈夫穷困潦倒,科举十几年,次次皆不中,东乡老童生的戏言,代替了丈夫的真实名字。
现在,东乡成了丈夫的爵名,当初那些嘲笑宋家的人,如今要仰着头送上恭敬。
……
杨一笑的声音继续传荡!
“门下省宰相,唐青云,正一品,封国侯,爵名,泾县。”
仍旧不出所有人预料,门下省的封赐给了唐青云,同样也是正一品,同样也是封县侯。
虽然侯爵之位似乎不高,但这可是开国赐下的侯位。
以泾县二字命名,寓意着杨一笑感念唐青云对他的付出,当初杨一笑尚未崭露头角时,唐青云已经是泾县的县令,自古对于县令的形容,有‘百里侯’的称呼,所谓天高皇帝远,县令就是县里的天,当初,唐青云就是泾县的天。
远处的妇孺人群中,唐夫人不像老宋妻子那般流泪,反而嘻嘻哈哈的不断显摆,眉飞色舞的夸奖自己女婿。
显然在这位岳母的心中,并未把杨一笑当做帝王,而是一如往常那般,当成了让她满意的佳婿。
封赏仍在继续!
“尚书省宰相,暂时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