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855章 这个县的官员,全体受皇帝封赏

第855章 这个县的官员,全体受皇帝封赏(2 / 3)

官员书吏乃至衙役全都受赏,个个沾了光,沐浴帝王之恩赐。

……

唯有杨一笑知道,他这是为了树立典型。

作为执掌整个大唐的皇帝,不可能巡视每一处县域,因此,也就无法亲自对每一个基层官员给出鼓舞。

于是他才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让所有基层官员看到未来的前景……

只要用心对待百姓,只要俯下身子办差,那么,必然有封赏等着他们领取。

这次除了封赏官员以外,杨一笑还在江北道发了一道口谕!

“从今往后,大唐立一国策,子民若有残疾,可往县衙登记,按残疾之不同,领取国之赈济。”

“为防止贪腐之患,皆以口粮方式发放!

男丁,一月发放六十斤……”

“女性,一月发放五十斤……”

“朕又思虑,女子为母则不舍吃,省出粮食,养活孩子,故而,再对女性赈济做额外规定。”

“倘若女性带孩,每幼童补助口粮三十斤,按月发放,不可折扣。”

“”如若情势紧急,也可申请按日发放!”

“凡我大唐各道各州各地,任何县衙都不得敷衍,无论差事如何繁琐,哪怕一日一发口粮,然而,必须严格执行。”

关于这一道口谕,杨一笑思虑的最为详细。

他甚至专门定下了可以一天一发的规定,防备的是残疾百姓按月领取会被扣下粮食。

如果全都执行一个月发放一次粮食的方式,几十斤就有可能引发基层办事吏员的贪心,可如果一天一发,几斤粮食的吸引力会小很多。

或许基层仍会有贪心之人,可是贪之前要想想值不值。

为了几斤粮食触犯大唐国法吗?

一旦饿死了残疾百姓,脖子上的脑袋可能要丢啊。

所以,杨一笑这道口谕在预防贪腐,尽最大的可能予以保障,让百姓不会因为残疾而饿死。

……

但是杨一笑要做的并不止这些。

如果只定下赈济残疾的政策,那么只能保证百姓饿不死,如果想让身有残疾的百姓过的更好一点,最终还是要让残疾人具备自谋衣食的门路。

因此,他的口谕还有一段!

“大唐兴修基建之国策,将要持续十数年之久,农忙耕作,农闲开工,百姓无论务工务农,疲累之时该有歇息。”

“朕特制定一道政令,各地要出资招募残疾人,成立或是唱曲或是说书之戏团,于田间地头又或基建工地为民送戏。”

“凡所花费之开支,由当地县衙承担,每年汇笼上报朝廷,户部按实数拨款给付。”

“各道各州各地,要根据粮价波动情况随时调整……”

“要时刻保持残疾百姓唱曲收入,不可低于一日所需之三倍口粮,也即是一日唱曲收入不可只撑过一天,必须能满足购买三日之粮方算合理。”

“无论农闲农忙,无论戏团开不开工,此收入不受影响,一月按三十日计算。”

杨一笑制定这道政令,说白了就是官办戏团。

通过招募残疾人唱曲说书的方式,让这些无法干活的百姓有固定收入。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没有任何皇帝能为百姓如此,也没有任何皇帝想过要帮扶残

最新小说: 夺春情 在古早师徒文里当咸鱼 水浒:我在梁山当绿茶 把神明追求到手后 大乾边关一小卒 诡异入侵:假扮插班生的我误入老钱班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穿到原始大陆搞基建 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 逆子,开门!你娘回来整顿家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