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驰电掣,直回燕京,不巡视了,直接回去。
在路上的时候,已经发出旨意!
“传朕旨意,厉兵秣马……”
这是八百里加急的一道口谕,紧急传回京师让朝廷准备战争,三省六部所有官员,第一时间结束休沐。
紧接着,由中书省宰相按照杨一笑的口谕拟定圣旨。
然后,协同门下省和尚书省两宰相一起进宫……
此外再加上还未动身赶回南云坐镇的顾老大,以及山西道行军大总管的济王,五位重臣共同求见皇后,获皇后允可之后请储君出面……
帝王出巡不在京师之时,储君临时具备监国之权。
因此,储君可以紧急动用帝王之印。
在皇后的引领下,在五大重臣的见证下,小虎头跪于杨一笑的御书房门口三叩九拜之后,进入其中取用传国玉玺加盖在圣旨之上。
圣旨加盖玉玺,便是真正圣旨。
即刻发布,传檄天下。
于是,虽然大唐皇帝杨一笑尚在江北道未归,但是他的第一道圣旨已然向天下四方昭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西夏一国,暴虐成性,侵我中原国土百年,残害华夏子民万千,累累罪恶,罄竹难书……”
“朕以中原正朔之身,号召汉家同脉同族,百年之血仇,岂能不报复?”
“今传檄华夏各方英豪,大唐欲起举国之雄兵,西伐,西伐……”
“愿聚中原汉家之力,为收故土而殊死一搏,西伐,西伐……”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卧榻之侧,难容虎眠,朕以中原正朔,誓要伐灭西夏,请汉家同族助我,同为子民打此国战。”
“大唐洪武七年,昭告传檄如此!”
随着这道圣旨传播,霎时间引发四方云动。
卧槽!
西伐?
大唐这阵子忙着册立储君大典,各方观礼使节都送回来不少消息,比如,皇帝杨一笑亲口承诺短时间内不对外用兵,又比如,大唐文武百官都说大唐以后要继续做个商贸之国。
这消息才传回来几天啊?
观礼的使节都没回来呢!
然而,大唐突然传檄天下要掀起国战。
不但掀起国战,而且传檄天下,任何势力只要愿意出兵相助,都可以算作是被大唐邀请的盟友。
即便傻子也能看出来,大唐皇帝是铁了心的。
汇聚整个中原之力,一定要灭亡西夏。
国战,国战啊!
这机会可是千载难逢呐。
虽然不知道西夏为什么得罪了大唐,也不知道大唐的皇帝为什么突然暴怒,但是,这份圣旨一旦传檄天下就意味着定局。
哪怕西夏现在立马派人求和,但是这一仗已经没可能罢休。
打,只有打。
……
接下来的局势发展,让整个天下更加哗然。
原因是各方响应大唐号召的速度太快了,快到仿佛像是预先经过很多次商量一般。
一连三家势力,同时传檄天下,响应,响应,还是响应。
第一天清晨,南云发出几百只飞禽,携带内容相同的国书,全都加盖了赵构的玉玺。
“云朝正朔帝王,愿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