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中央又有新的命令下达。”
他拿出一份密电:“中央社会部命令,要求我们立刻成立特别行动组,追查‘樱之华’计划的其他部分。
据得到的可靠情报显示,这只是一半的资料,还有另一半资料,包括实验样品和核心研究人员名单,仍然下落不明。”
胡天佑毫不犹豫地说道:“部长,请允许我继续负责这个任务,我对情况已经比较熟悉,而且与国民党特务交过手,了解他们的行动模式。”
周明远也表示道:“我请求与胡科长共同执行任务。”
李剑云沉吟片刻,点头同意道:“好!
但这次你们不是孤军奋战,中央将派出专门的技术专家和增援力量,你们的要任务是找到另一部分资料和研究人员,防止他们落入国民党手中。”
三天后,特别行动组正式成立,胡天佑任组长,周明远任副组长,组员包括技术专家、侦察兵和通讯人员共二十余人。
他们以承德为基地,开始对“樱之华”
计划展开全面调查。
通过解读已获得的资料,技术团队现了一条关键线索:资料中多次提到一个代号“樱园”
的地点,似乎是该计划的核心实验基地。
“从资料中的地理参考来看,‘樱园’应该位于长白山脉某处。”
技术专家王教授指着地图说道,“这一带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确实是建立秘密基地的理想地点。”
胡天佑注意到资料中的一个细节:“这些文件标注的日期显示,研究活动一直持续到1945年8月底,甚至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后,说明有些日本研究人员没有立即停止工作。”
周明远补充道:“我们审讯过的战俘中也有人提到,关东军有一支‘特别技术部队’,在日本投降后神秘消失,带着大量设备和资料进入了长白山深处。”
胡天佑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他最后做出决定。
“接下来,我们要重点搜索长白山脉区域,特别是那些既有隐蔽性又有水源和矿产资源的地方,日本人的研究需要水和矿产。”
就在行动组准备展开搜索时,一个意外消息传来:国民党军统局东北站站长杜小明的亲信郑绍民突然抵达沈阳,据说带来了国民党高层的亲笔手令,要求“不惜一切代价获取日本遗留技术资源”
。
“杜小明和郑绍民都是军统硬派人物,他们的介入意味着国民党对这批资源志在必得。”
周明远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们的行动必须加快度,一定要赶在国民党行动之前找到这批资料。”
胡天佑点头道:“另外,我们要加倍小心,我们在暗处行动的优势可能已经丧失。”
行动组兵分三路:一队由周明远带领,负责监视国民党在沈阳的活动;一队由当地游击队员带领,进山搜索;胡天佑亲自带领第三队,调查可能与“樱园”
有联系的日籍技术人员。
通过排查,胡天佑现了一个关键人物:前满铁工程师小野寺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