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幸运的是,楼下是一个棚子,缓冲了落地的冲击力。
枪声引起了骚动,胡天佑混入惊慌的人群中,摆脱了追兵。
但他伤势不轻,必须想办法处理伤口,不然会血尽而亡。
胡天佑躲进一条小巷,撕下衬衫包扎伤口。
子弹穿透了肩膀,没有留在体内,但他流血严重,身体变的十分虚弱。
他知道全城很快就会戒严,必须尽快出城。
幸运的是,他早有准备,在多个地点设置了紧急逃生物资。
胡天佑来到一个事先安排的安全屋,那里有药品、现金和假证件。
他简单处理了伤口,换上普通市民的衣服,准备混出城去。
然而,当他接近城门时,现检查异常严格,所有出城人员都要接受详细盘查和身份核对。
显然,敌人已经封锁了所有出口。
胡天佑转而考虑通过水路离开。
南京临江,有不少渔船和小货船往来。
他来到码头,寻找机会。
在一家小酒馆里,他听到几个船工在讨论今晚的货运安排。
一艘货船即将启航前往武汉,船主正在招募临时帮手。
胡天佑上前应聘,声称自己是个失业工人,需要工作养家。
船主见他一米八几的个子,身体强壮,便同意雇佣他。
然而,就在货船即将离港时,一队宪兵来到码头,开始搜查每艘船只。
胡天佑意识到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能束手就擒。
他悄悄潜入水中,利用码头木桩作为掩护,向江中游去。
江水寒冷,肩上的伤口剧痛,但他咬牙坚持着。
一艘小船从江心驶过,胡天佑奋力游近。
船上是一位老渔夫,见到他后急忙将他拉上船。
“年轻人,你这是怎么了?”
老渔夫关切地问道。
胡天佑编造了一个故事。
“我是北边来的,家乡闹饥荒,来南京投亲不遇,又被坏人打伤扔进河里。”
老渔夫同情地说道:“我送你到对岸吧,那边安全些。”
在对岸登陆后,胡天佑感谢老渔夫,然后开始了陆路逃亡。
他知道敌人很快会在对岸展开搜索,必须尽快远离南京。
经过两天艰难跋涉,胡天佑来到了新四军控制区。
当地部队立即将他送往野战医院治疗,同时通知了上级。
在医院养伤期间,胡天佑将获取的情报整理成详细报告,通过内部渠道送往延安。
这些情报包括:铃木敬司等日本战犯被国民党聘为顾问的确凿证据;他们参与制定的针对解放区的作战计划;国民党高层与日本战犯会面的照片和记录。
长亲自阅读了胡天佑的报告,立即指示新华社等媒体准备材料,择机向全国公开这一惊天丑闻。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在《解放日报》头版头条表了《揭露国民党勾结日本战犯的反人民行径》的长文,附有多张清晰照片和文件复印件。
文章表后,全国哗然。
各界人士纷纷谴责国民党政府的卖国行为,连国民党内部也出现了强烈批评声音。
在国际上,这一丑闻导致国民党政府形象严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