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佐藤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于小倩强作镇定。
佐藤一郎皮笑肉不笑地说:“于小姐,或者说于同志,我们已经注意你很久了,你的‘表哥’胡天佑在哪里?”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我只是个普通编辑,我表哥出差去了。”
于小倩面不改色地说道。
“带回去!”
佐藤一郎下令。
于小倩被押上汽车,带到特高课的审讯室。
她心中焦急,不是因为自己的处境,而是担心胡天佑回来时会落入陷阱。
在审讯室里,佐藤一郎亲自审问:“于小姐,坦白吧,你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你的同伙在哪里?”
于小倩镇定自若:“我是《华北日报》的编辑,我的身份很清楚,你们无故逮捕我,这是违反国际法的。”
佐藤一郎冷笑着拿出一叠照片:“这些是你与已知共党分子接头的照片,还要我继续拿出更多证据吗?”
于小倩心中一惊,但表面仍保持平静:“我是记者,接触各色人等都是工作所需,这不能证明什么。”
审讯持续了数小时,佐藤一郎使尽了各种手段,但于小倩始终守口如瓶。
最后,佐藤恼羞成怒:“把她关起来!
等抓到她的同伙,看她还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而在此时,胡天佑已经顺利抵达根据地,交付了情报。
在返回天津的路上,他通过秘密渠道得知于小倩被捕的消息。
“我必须救她出来。”
胡天佑立即开始筹划营救计划。
胡天佑通过内线得知,于小倩被关押在特高课的地下拘留所,三天后将被转移至更加严密的日军监狱。
“只有三天时间。”
胡天佑紧锁眉头,苦苦思索营救方案。
他想起于小倩交给他的那枚戒指,决定冒险一试。
他来到法租界的“瑞福祥”
绸缎庄,出示戒指后,掌柜的立即将他引入内室。
“胡同志,我们已经知道于同志被捕的消息。”
掌柜的老周急切地说道,“我们正在想办法营救,但特高课看守太严。”
胡天佑问道:“有没有内线可以提供帮助?”
老周犹豫了一下:“特高课里有一个中国翻译官,是我们争取的对象,他提供过一些情报,但还没有完全站在我们这边。”
“能不能联系上他?我愿意冒险一试。”
胡天佑坚定地说道。
经过周密安排,胡天佑与那名翻译官在一家日式澡堂见了面。
翻译官姓王,三十多岁,面色惶恐。
“胡先生,这事太危险了,佐藤一郎亲自过问这个案子,看守极其严密。”
王翻译紧张地说道。
胡天佑平静地看着他:“王先生,我们都知道你为日本人做事是迫不得已,这是你赎罪的机会,也是为中国人民做贡献的机会。”
王翻译沉默着,他在分析着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