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组反馈,“亮点(国际)”机构突然管理严格了起来,进出都要严加检查,同时上下班时间都把窗帘拉上,从外边很难看到内部的情况;
另外,那个总经理慕彼得躲在办公室一直在打电话,不知道在干什么。
第二组反馈,通过排查,一年前研究所仅仅新招了一名司机,是接替小车班刘师傅的。
刘师傅由于突然中风,无法继续开车,所里只好决定新招一名司机。
新招的司机叫聂平,三十五岁,中等身材,不爱说话,当过兵,是通过当地劳动部门“人力资源介绍所”招聘来的,有没有在“亮点(国际)”接受过培训,目前不清楚。
经过快一年的试用,两个月前才被安排做苗工的专职司机。
专案组决定立即控制聂平,进一步调查情况。
第三组反馈,火车站所有录像中都没有发现两个女人的踪迹,难道真的是凭空消失了吗?
还有,那两个老外很少露面,几乎24小时都待在房间,不知道在干什么。
专案组分析,恰恰因为找不到两个女人的录像资料,反而更证明了不正常,要求第三组继续盯紧两名老外和两个女人,必要时立即逮捕。
那两名鹰国人的表现有些反常,来华夏旅游却总不出门,显然是有问题。
专案组决定,今晚八点“引蛇出洞”,以安检名义把他们引出房间,另派其他队员进入房间检查,如遇反抗,直接抓捕。
随着问题点越爆越多,案情也逐渐清晰起来。
专案组的安排就像布下了一张大网,越收越紧,调查范围也越来越小。
就等今天晚上的结果了。结果一旦出来,立即开展收网行动。
晚上十二点,专案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大家都在等待结果。
二组传来消息,司机聂平撂了,他交代了利用控制家属来胁迫苗文澜,给他钢笔型摄像机拍摄图纸和数据的全过程。
原来,聂平的简历是假的,他的真实身份是“亮点(国际)”培养出来的间谍,受命到政府劳动部门登记,就是拿准了研究所会去那里招司机的消息,等着“钓鱼”呢。
他是慕彼得亲自安排的“种子”,他的任务就是接近苗工,胁迫他盗取机密,然后拿到机密后再交给另外的人,就算完成任务。
谁知事情出了意外,苗文澜留了一手,拿到机密后,并没有带出来,说要等着家人被释放后才能交出机密。
聂平汇报后,上边就不让他再过问了,只需他提供苗文澜的行动轨迹即可。
后来他就把苗文澜回到家里的情报告诉了组织,就出现了两个女人到苗文澜家里拜访的事情。
聂平说他并不认识那两个女人,也不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
第三组传来消息,“引蛇出洞”后进屋搜查,发现了职业间谍使用的化妆易容用品和部分工具、枪械零件,但没有发现机密资料。
跟踪两个女人的队员反馈,晚上九点半左右,从房间出来一男一女两个中年夫妇,叫了个出租车向郊区方向而去,正在跟踪,问要不要立即抓捕?
第一组反馈,监视“亮点(国际)”的队员发现,慕彼得有准备出逃的迹象,请示该怎么办?
看来专案组的行动已经“打草惊蛇”了,再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