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心独断,乾坤初定
乾清宫内,争论激烈。支持姜淮彻查的,多为清流及部分与旧利益集团有隙的官员与主张维稳、限制调查范围的官员各执一词。
皇帝冷眼旁观着这场争论,心中已然明了。
“够了!” 皇帝一声断喝,压下所有声音。
他目光最终落在姜淮身上,带着决绝:“姜卿所言,深合朕意!贪腐之风,决不可长!此案,必须彻查!”
“着:即刻革去李修远一切官职,锁拿进京,交三法司、锦衣卫严审!”
“姜淮!”
“臣在!”
“朕命你为钦差大臣,总督江南政务,全权负责查办此案!
赐王命旗牌,准你便宜行事,遇有阻挠,四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给朕将这江南的天,捅个窟窿,也要查个明白!”
“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姜淮躬身,声音铿锵有力。
风暴将至,南辕北辙
旨意传出,朝野震动!姜淮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而这一次,他面对的将是比南疆更为盘根错节、势力更为庞大的对手。
他手持王命旗牌,如同握住了尚方宝剑,但也深知,此次江南之行,必是龙潭虎穴,步步杀机。
京城各方势力闻风而动,信使带着不同的指令,星夜驰往江南。有人要保,有人要弃,有人要……灭口。
姜淮站在即将南下的船头,望着滔滔江水,目光坚定。他知道,帝国的财政痼疾、吏治沉疴,已到了非用猛药不可的时候。
而这江南,就是他选定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手术台。一场席卷整个帝国上下的廉政风暴,即将以江南为起点,猛烈刮起!
…
姜淮回到驿站,立即召集所有随行御史。
\"兵分两路。\"他展开扬州城图,\"一路去漕帮码头,查他们的货单和船籍。另一路随我去府学。\"
\"大人,直接动赵知府的小舅子,会不会打草惊蛇?\"一位老成持重的御史提醒道。
姜淮指尖点在府学的位置:\"我就是要打草惊蛇。蛇不动,我们怎么知道洞里有多少条?\"
府学前,数百名学子已聚集多时。见姜淮轿辇到来,纷纷跪地喊冤。
\"学生等寒窗苦读,全赖学田租米度日。如今田产被占,已有同窗饿病而亡!\"
姜淮扶起为首的书生,转向匆匆赶来的赵德明:\"赵大人,学田之事,你可知情?\"
赵德明额角见汗:\"下官...略有耳闻。只是这田产买卖,乃是民间自愿...\"
\"自愿?\"姜淮取出地契副本,\"三百亩学田,以市价一成贱卖,这也是自愿?\"
就在这时,一队衙役押着个锦衣男子过来:\"大人,嫌犯带到。\"
那男子正是赵德明的小舅子钱禄,却毫无惧色:\"姜大人,这买卖有契为证,白纸黑字...\"
\"好一个白纸黑字。\"姜淮冷笑,\"本官已查过,买田的银子,最终流进了漕帮的账房。你一个布商,为何要替漕帮买地?\"
钱禄脸色骤变,赵德明更是面如死灰。
就在此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