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有何指望!(2 / 3)

说书先生声音抑扬顿挫,将陈望的刻苦与落魄描绘得淋漓尽致,引得茶客们唏嘘不已。

“反观同县有一纨绔,张姓,其父乃当地豪绅,与州官过往甚密。这张公子平日只知斗鸡走狗,文章写得是狗屁不通,错字连篇,人称‘张白丁’。

可偏偏,就在陈望再次落榜的那一科,这张白丁,竟高中举人,名次还不低!”

“哗!”茶馆里一片哗然,质疑声、骂声四起。

说书先生适时地拿出两份“流传出来”的文章片段,自然是书院精心伪造,但极具代表性。

他先念了陈望那篇文采斐然、论证严谨的策论片段,茶客们纷纷叫好。接着,他又捏着鼻子,用一种滑稽的腔调念出张白丁那篇词不达意。

甚至将“孔子”写成“孙子”的答卷片段。

两相对比,荒谬感与愤怒感瞬间达到了顶点!

“这还有天理吗?!”

“定然是舞弊!赤裸裸的舞弊!”

“如此衡文,寒门子弟还有何指望?!”

说书先生最后长叹一声,醒木重拍:“可悲可叹!萤雪之功,不抵朱门一言!

锦绣文章,难敌黄白之物!诸君,此非故事,此乃如今科场之写照也!”

....

苏州,虎丘山下的文人雅集。

一群文人正在曲水流觞,吟诗作对。酒至半酣,一位自称“江东散人”的士子,书院门生,愤然掷杯,朗声道:

“诸位,近日偶得一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请诸位品评!”

他不待众人反应,便高声吟诵起来:

《观榜有感》

纸上的墨迹未干,

榜上的姓氏已定。

萤窗映雪十年苦,

不及朱门一夜名。

孔孟文章成笑柄,

金银铜臭作衡绳。

问天公理何处有?

尽在侯门深院中!

这首诗,语言直白,情感激愤,瞬间刺痛了在场许多有着类似遭遇的寒门文人之心。雅集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而悲愤。

“散人此诗,道尽我等心中块垒!”立刻有人红着眼眶附和。

“何止是诗?我这儿还有一阕词!”另一人接口,同样吟诵了一阕揭露科场黑暗、为寒士鸣不平的《沁园春》。

这些诗词,迅速在雅集上被传抄,如同带着火星的种子,被这些文人带往四面八方。

.....

运河漕船,南下举子的客舱。

几位赴京赶考的寒门举子同乘一船,旅途寂寥,不免谈及科场前途,皆面露忧色。

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举子,书院安排的“种子”,从行囊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手抄的、没有署名的《科场怪现状录》。

“诸位兄台,此乃小弟从一旧书摊偶然购得,所载之事,光怪陆离,闻所未闻,或可解旅途之闷。”

其他几人好奇地围拢过来。只见小册子里用笔记小说的形式,记录了十几个短小精悍的故事:

有的讲述某世家子考前得到“锦囊妙计”,考场照抄即中;

有的描绘考官如何根据考生姓氏、籍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库】 www.biquku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红楼群芳谱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苏定方演义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世威大帝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古人看我玩原神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农民将军